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排名过程的反思与优化

发布时间:2019-09-28 10:59
【摘要】:大学排名是一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但人们的关注点要么是排名的结果,要么是排名的具体结构(如指标构成、权重大小),排名的过程则少有人问津。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排名结果的取决于排名的结构,而排名结构来自于排名过程。因此,对大学排名的研究必须从对指标、权重和排名结果的探讨后撤,就大学排名过程进行讨论。 在大学排名过程的研究中,澄清大学排名的概念是第一要务,因为大学排名的设计总是以排名者对大学排名概念的理解为基础的。从哲学的角度看,大学排名是一种大学评价,而且是一种相对评价。作为大学评价,其对象不是大学而是大学的价值,即作为价值客体的大学是否满足了价值主体高等教育需要的现实效应。作为一种相对的大学评价,大学排名的任务是对不同大学价值大小的比较,是对不同大学满足价值主体高等教育需要之程度的比较。 作为一种评价活动,大学排名有自己的本然逻辑。在这一逻辑中,最关键的是明确价值主体及其高等教育需要。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排名者往往难以准确反映价值主体对高等教育的需要,难以正确处理目标用户群体多种高等教育需要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大学排名本然逻辑中难题。 作为一种评价活动,在大学排名过程中,排名者应完成两项工作,一是了解目标用户群体对大学的需要,二是澄清目标用户群体不合理的高等教育需求。在高等教育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排名者还应对目标用户群体中不同群体或亚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进行协调。然而,在大学排名的实然过程中,排名者没有去了解、澄清并协调目标用户群体的高等教育需求。这就使得排名过程与排名的评价本质相悖,与排名所处的价值观和利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相矛盾。此外,大学排名的实际影响具有多元性,即大学排行榜一旦发布,排名的目标用户群体和非目标用户群体都会使用大学排行榜。这一特点要求排名者在设计大学排名时,应该将目标用户群体和非目标用户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考虑进来。但在排名的实然过程中,排名者并没有尝试去了解、澄清和协调这些群体的高等教育需要。这就造成了排名过程与其实际影响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 对话是解决大学排名过程中诸多问题的现实选择。其原因在于,第一,作为各种观点不受限制地交流过程,对话具有减少有限理性、揭示私人信息、教育和自我教育以及化解冲突与分歧的功能。这些功能使得对话与大学排名过程中所存问题具有良好的切合度。第二,交往行为理论、协商民主理论、“社会议题导向”的评价理论和高等教育产品理论分别从哲学、政治学、评价学和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为在大学排名设计过程中引入对话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和”文化的传统分别为对话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充分的技术支持和坚实的文化基础。 那么,引入对话之后,大学排名的过程应是怎样的呢?从协商民主实践、第四代评价过程和欧洲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实践的经验来看,将对话引进排名过程后,大学排名的基本过程是:确定排名目的——明确对话的参与者——选取评价视角——选择评价视域——提出排名的指标体系——分配指标权重——确立评价标准。在这一过程中,(1)从评价视角的选择开始,对话就作为基本的机制被纳入进来。(2)每个步骤内部都是商谈的过程,都是尽力从分歧走向共识的过程。在每一步中,首先开展的都是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借助网络等手段开展的广泛讨论,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各利益相关者群体代表面对面的深度交流。(3)在对话的过程中,排名者应遵循包容性、公正和诚实、平等和尊重、激励性、能力、可行性和公开性等七项原则,而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应遵守平等性、义务性、理性、可理解性和真实性等五项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咏梅;中美大学排行榜的对比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黄欣;吴志功;;美国大学排行的产生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3 熊万曦;;德国CHE大学排名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王英杰;;大学排行——问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5 石中英;;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肖鸣政;高校排名问题及其管理学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4期

7 刘尧;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依据与市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裴云;大学排行中文理科的权重分配问题——兼评《2001中国大学评价》[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程莹;刘念才;;大学排名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1期

10 邹义欢;王绯烨;;大学排名:功能及其局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武书连;[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杜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玄黎娜;中美大学排行文化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3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43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