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新建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9-11-15 17:06
【摘要】:产学合作是一种国际公认的人才培养途径,从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产学合作几经嬗变,逐渐走向深层次和制度化;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本科院校凸显出产学合作的各种优势,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走出一条特色化的产学合作之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宁滨;;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刘凤云;;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年29期

3 王义全;赵金洲;;以“产学研”战略实现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4 揭育通;;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9期

5 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07期

6 易丽;;试论我国校企合作的变式——基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思与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论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2 洪焕坪;;高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张云琦;吴英;魏欣;;高职院校药剂学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才智;2012年11期

4 马勇;刘凯;;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9期

5 袁新梅;冯进;吴修德;汪建华;;石油机械装备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6 陈江伟;;酒店管理三练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6期

7 庄严;;关于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4期

8 李广琼;黄少年;;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9期

9 郝红军;;行业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管理工程师;2011年05期

10 沈宏洁;严艳;吴冰;李振亭;程萍;;企业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市场满意度研究[J];旅游论坛;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娟;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晋仙;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冠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凯;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甫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海亮;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方子雷;中职学校实行校企合作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颖;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晓玲;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强桂;工科学术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陆亭;;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冯伟国;徐静昤;姜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年23期

3 刘凤云;;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年29期

4 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5 章雨龙;;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及其弊端探析[J];内蒙古教育;2008年10期

6 靳润奇,陈鸿雁,赵立民;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9期

8 王孙禺;雷环;;《华盛顿协议》影响下的各国高等工程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17期

9 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10 揭育通;;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柏伟;冉晓宇;;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2 王卓民;;1+1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运城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罗士喜;;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瞿志豪;钟晓勤;杨旭辉;;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与实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5 林华东;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三[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张英彦;;论新建本科院校课程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08年14期

7 葛锁网;;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8 过建春;;试论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王安娜;;新建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实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朱林生;顾永安;高新华;钱忆平;;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宇宁;刘卓;朱志伟;李涛;宋哈娜;;论“基础、创新、特色、人本”的创新人才培养原则[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王立弟;;产学合作,共创未来[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迎春;;我省新建本科院校地方特色科研的现状及对策[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5 淮阴工学院课程核心概念实践与研究课题组;;论课程核心概念理论构想及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宁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高教科研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模式研究》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孙凯霞;林维秋;梁红;;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8 宁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发展及科研管理路径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与科研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9 王东旭;李淑英;;以科学发展观把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思路[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孟泽彬;;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萍 通讯员 金声;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优三强”促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谈洁 实习生 崔瑜;作秀还是挤水分?[N];南京日报;2009年

3 宿迁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葛锁网;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朱建华;我省独立学院获国家级奖项[N];湖北日报;2009年

5 李珂;我省三所高校五个专业入选[N];福建日报;2008年

6 李胜新 张道兵 王春生;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三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通讯员 唐红波;学生还没毕业 已被企业订走[N];厦门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杨晨光;国家得人才高校添活力学生好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通讯员 铁铮;北京林大:高招呈现四大亮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严琳邋白忠德;重投入 练内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玉丰;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智英;技术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德友;曲靖师范学院未来后勤管理改革思考[D];云南大学;2011年

2 吕丽华;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廖容;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常甲辉;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长三角985高校产学合作模式及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子翔;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新建本科院校绩效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刘晓冬;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洁;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班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惠;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高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杨U,

本文编号:2561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1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a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