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战略联盟:动因、特征与模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白莉;韩影;张纯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发展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10期
2 姜在东;;从教育社会职能理论谈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谭工;;政府统筹协调下的“校院合作”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1年21期
2 陈思佳;;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2011年09期
3 王小元;;新时期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问题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姜在东;;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胡英燕;饶先发;吴子平;;关于建立贫困大学新生认定模型的构想[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霍刚;王栩;;必要的张力——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探析[J];新学术;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霄乾;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李楠;高等教育省级统筹权力结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青;;特色发展——地方工科院校的战略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房学军;马铁成;谷秀梅;李长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3 倪国玉;;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2期
4 张俊宗;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缺陷及成因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韩映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3期
6 周绍森,储节旺;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7 马粤川 ,刘雁 ,浩闻;肩负时代使命 提升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和能力——中美公立大学校长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春光;当前地方院校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论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0期
2 周玲;论大学组织的学术团队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宋伟,孔繁仕;论地方院校的科研方针[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徐志伟;新建地方院校办学的若干问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徐虹;洋院校海外扩军开打联盟牌[J];科学大观园;2004年05期
6 ;地方院校振兴的关键是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2年01期
7 石桂琴;地方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年01期
8 马光成;高等教育现代化特征探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王松森;浅议地方院校科研工作的改革与发展[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邢世满;构建地方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思路[J];高等建筑教育;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淑英;张颖;;浅谈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志彦;;和谐文化视野下大学学术组织学术战略的特征与制定原则[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夏建国;;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特征分析——兼谈一所新升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成功案例[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姜尔林;;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5 徐同文;;以服务区域社会为己任 建设地方高校服务平台[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小岗;乐进发;邱战洪;;土木工程专业“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殷惠光;姜慧;徐孝昶;;地方院校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培育学科优势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申书兴;翟玉建;武艳艳;张建政;;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白玫;;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演变——动因与趋势[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立国;詹宏毅;;试论大学和谐文化的本质与特征[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维义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委,,广西大学副校长 本报记者 潘启雯 采访整理;地方院校要体现自身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廖仲毛;“零工资就业”与“薪资联盟”[N];光明日报;2003年
3 高剑艾;全国首届地方院校校长论坛在大同召开[N];山西日报;2007年
4 湖南科技学院 周治军;地方院校的发展策略[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翟帆;北京16所高校“教学共同体”正式联盟[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王静;地方院校:专升本后的困惑[N];科学时报;2005年
7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王守法;地方院校应注重特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王耀中;一体两翼:划转地方院校的战略选择[N];光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亚南;全国第四届地方院校校长论坛在安举行[N];安阳日报;2010年
10 胡胜友;中国科大:最大科教联盟暗指一流研究型大学[N];科学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3 梁祥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4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琦;基于“过程方法”的我国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妮妮;论地方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云;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研究(1912-1949)[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世箐;试论我国大学生集体观的特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黄波;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地方院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郭铭;地方院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微;普通高校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谷海玲;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7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