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立高校教师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及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丹龄,张岩峰,汪雯;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S1期
2 李建超;;香港高等教育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磊;王金涛;;美国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借鉴与反思?——基于中美两国比较的视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李琪;;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浅谈[J];才智;2010年03期
3 莫晓斌;;浅谈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应永胜;;发达国家高校薪酬制度解析及对我国高校薪酬管理的启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5 高飞;张鑫;;论聘用制下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进一步合理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6 付瑶瑶;吴旦;;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借鉴[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5期
7 赵雄燕;;香港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8 范旭乾;;香港与内地数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12期
9 林伟;;香港高等教育界政治倾向研究——以统一战线工作为视角[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娜;朱传云;路丹;;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左春玲;;公办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优化[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华忠;行政化与自主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本芳;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冠华;内蒙古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映川;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碧虹;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证燃;我国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晶;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阮超;高校教师薪酬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许建功;GK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薛梅青;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卓;我国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周甜甜;我国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体系的设计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振峰;民办高校薪资管理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士泽;我国普通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问题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永平;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琦;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中的人事制度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李勇,闵维方;美国研究型大学经费来源与支出结构的特征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3 赵丹龄;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看美国私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海霞;;激励机制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2 崔莹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尉迟文珠;;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薪酬激励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9期
4 尹于世;;不惯孩子的“港大”为何受孩子追捧[J];教育;2011年21期
5 尹于世;;不惯孩子的“港大”,为何受孩子追捧[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1年08期
6 宋华;;谈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7 谢薇;;商科院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杨灵;;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9 吕惠兰;;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10 李伟;刘运春;李梦兴;;激励机制对学生干部个体培养的实证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海丰;;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构建[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庞磊成;陈伟南荣获香港大学“名誉大学院士”衔[N];潮州日报;2010年
2 早报记者 韩晓蓉;香港大学今年内地预招300人[N];东方早报;2007年
3 普布次仁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师;浅谈激励机制在高校的作用[N];西藏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蔡炜;他们是怎样考上香港大学的[N];新华日报;2006年
5 记者 沈沁芳;香港大学在晋招生计划确定[N];发展导报;2008年
6 早报记者 韩晓蓉;香港大学人气旺 北大意外遇冷[N];东方早报;2007年
7 梁君健;香港大学代表团访问我校[N];新清华;2004年
8 本报记者 赵和平;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N];光明日报;2006年
9 吴睿鸫;内地学生为何青睐香港大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咏涛;香港大学生为何不愁就业[N];中国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吴开俊;公立高校“转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文江;中国公立高校银行贷款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关云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梁燕玲;文化诉求与组织生命力[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优良;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罗晓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玮;高校薪酬制度对高校教师公平感知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冯会利;中国公立高校薪酬制度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7年
3 孙玺;Y学院薪酬分配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赖亚曼;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5 康鹏;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公立高校激励机制的设计[D];东北大学;2007年
6 白静;改革开放后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薛思军;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郭明维;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李罡;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激励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冯振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7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