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19-11-30 02:39
【摘要】:近几年,美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迅速,其策略主要有:将"跨学科研究与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大学信念;促进跨学科学术组织与传统学术组织由"竞争"关系转变为"共赢"关系;改革学位制度,激发学生参与跨学科学术研究的兴趣;完善治理与评价机制,促进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令国;张继平;;从学术评议会看美国大学学术管理——以加州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雪飞;美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杨;治理理论视域下现代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理念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赵静;基于大学组织特性我国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取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弛;美国与德国大学学术职业管理制度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甘宓;美国公立大学学术评议会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滨清;美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学术评议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歆;研究型大学学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郎益夫,刘希宋;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筱春,吴志学;基于大学理念谈高校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李庆豪,沈红;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阻力因素——大学理念的历史角度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田建国;总摄全域 整合创新——评韩延明教授新著《大学理念论纲》[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盛晓娜;;浅谈洪堡的大学理念[J];中国研究生;2005年04期

6 赵凤利;柏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理念的特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2期

7 蒋述卓;大学理念与现代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黎琳;高等教育价值观演变与现代大学理念[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3期

9 刘光临;现代大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2年02期

10 曾宪年;;大学理念与学分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洁;;我国大学理念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连建伟;沈又纲;;我国大学教育理念与我校教学改革[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彭树燕;;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陶红;;美国公立高校差别学费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占盛丽;;政府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1990年以来美国私立高等教育需求实证研究文献回顾[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福华;;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崔瑞锋;郑南宁;齐勇;王兆安;;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10 刘丽芳;沈红;;“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纪霖;大学理念何妨多元[N];解放日报;2003年

2 陈学飞;重新审视大学理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高秀昌;冯友兰的大学理念[N];学习时报;2009年

4 章兢 彭兰;大学理念与大学教学[N];光明日报;2005年

5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柯文进;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理念[N];光明日报;2004年

6 李继兵;高等教育价值观与大学理念的演变[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茧;探讨“大学理念与精神”[N];湖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桂青;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大学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孙立平 胡平张旭东 周鹊虹;高等教育的精神困境[N];海峡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8 徐广宇;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D];南开大学;2009年

9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黄丽娜;美国综合大学中教育学院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武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武学超;美国职前教师教育档案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郑芳;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科技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巧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付志荣;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州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变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7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7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