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团队交互记忆系统调节变量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钢;熊立;;交互记忆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滨楠;张庆普;;高校工程技术创新团队知识存续路径与策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爽;沙飞;张志华;;事务型心理资本、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物联网研发团队为例[J];商业研究;2014年03期
3 孙冬梅;彭文涛;王秋贤;;影响大学生课堂工作记忆效果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张钢;熊立;;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任务、成员异质性、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5期
5 伍玉琴;王安民;;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团队有效性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0期
6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0期
7 陈搏;王苏生;;知识并购目标选择分析[J];科研管理;2010年03期
8 王端旭;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1期
9 刘勇;阳莹;;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06期
10 王端旭;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为中介[J];科研管理;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汪建康;肖久灵;李昆;;基于成熟度模型的企业知识演变机理与特征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洪道诚;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熊立;交互记忆系统视角下的异质型团队知识整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汪洁;团队任务冲突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黎萤;研发团队创造气氛、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陈帅;知识视角下团队断裂带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陈丽;组织记忆视角下组织学习对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付永刚;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有效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琦;团队心理安全、知识共享与交互记忆系统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张虎伟;虚拟团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记忆系统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李京;交互记忆系统对高管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任燕;团队创业认知对创业决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5 黄媛;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绩效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章W毰,
本文编号:2580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8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