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适应性的关系研究——性别角色异性化者与刻板化者的对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4期
2 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闻军明;性别角色的结构、类型和不同类型者的自尊[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柳春香;任泽港;江雅;;大学新生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3期
2 经素;;论双性化人格在儿童早期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2期
3 李曙光;郑艳;;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别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王中会;张建新;;性别、性别角色和性别观念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5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辉;朱丽芬;李梅;;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芬;云南省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胡选萍;中学生物问题意识的结构、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梅晓菁;高中生性别角色双性化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柳s鷖,
本文编号:2580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8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