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交往视角下的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7 13:24
【摘要】: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视角,用交往理论来审视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认识交往理论和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共同体、规范和方法等,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王浩斌;;试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理念的方法论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李雪彦;;政治认同: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蒋冰晶;;沟通视域下农民信访化解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胡象明;鲁萍;;WTO对中国政府管理的挑战及其对策[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张凤奎;张志宇;;打造责任政府——通向和谐社会之路[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黄卫平;郑超;;人民政协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势[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5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郭旭东;;岛内语言与大陆语言的差异表现及其对两岸交流的影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7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8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娟;;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比较[J];科技资讯;2010年36期

2 周艺玮;;浅谈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名家;杨俊;;美国和日本高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周颂;;实用主义文化影响下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类型分析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5 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小成;;美国营利性院校办学策略探析[J];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7 高新战;刘培蕾;;美国高校的荣誉规章制度及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1期

8 刘有旺;李雅林;高佩安;赵莹;李冬;;中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04期

9 林荣日;刘凯;;美国高校政府拨款模式研究及对绩效拨款的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6期

10 李萌;;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与启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3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应会君;;关于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特色化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雅君;;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为例[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7 安怡;冯文全;徐安兴;;高校无形资产的内涵及其保护管理对策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秦红岭;;试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北京联合大学纪委课题组;;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在治理商业贿赂中的职能作用研究[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10 方小丽;徐广军;张腊梅;李晓林;;浅谈我国高校政府采购中仪器设备采购存在的问题[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高校创建工作年年上台阶[N];安徽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鲍道苏 李燕铭;让高校有更多自主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柯昌万;陕西严禁高校“双轨”收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范绪锋;让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吴长亮;高校自主招生难“自主”[N];解放日报;2004年

6 记者 应丽斋 张敏 见习记者 郑炜君;对接 沟通 合作[N];嘉兴日报;2005年

7 李丹 马小宝;天大科技综合实力名列高校前茅[N];科技日报;2000年

8 记者董洪亮;高校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之一[N];人民日报;2002年

9 李安方;大学扩招的背后[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旭光;高校竞技成长的烦恼[N];中国体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翁舟峰;美国高校兼职教师使用状况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3 杨晓刚;中美两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龙献君;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分析及启示[D];南昌航空大学;2009年

5 李芳;美国高校亚裔学生领导力培养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邵巍巍;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包睿欣;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黄丽娜;美国综合大学中教育学院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5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85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7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