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1 17:57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国际的全面接轨,各种思潮涌入我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干扰,社会公正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公正观念和公正意识是否进步而适宜,对于他们今后是否能为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主义公正观为基础,同时科学借鉴当代西方公正理念的精华,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公正观内容,同时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深入研究我国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教育构想与实现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正意识的培养,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不同社会时期的公正观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从总体上基本把握了公正观念的发展变化历程和规律。然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全面学习,并把其对中国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从社会公正观的视域中研究我国的社会实践模式演变。最后,针对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公正观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办法。 本文共分五部分,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培养出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对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拟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研究和实例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对论文的研究和论证。 第二部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意义。本部分内容中,首先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进行了界定,接着从其内涵和高校在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次从大学生人格发展、人际关系协调、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角度出发,分析并阐明了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部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理论依据。本部分内容中,,对中西方公正观的发展演变历程和思想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和罗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公正观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以期使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更加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需要。 第四部分,当前大学生公正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部分内容中,首先着眼实际国情,总结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公正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然后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和探求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中出现问题或困境的根源。 第五部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现对策。本部分内容在上部分内容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了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要对策,如典型示范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正意识的方法、优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环境和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提供足额经费保障的途径等。 总之,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是没有终点的,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是一个极为复杂和需要贯穿始终的长期工程,它是一种需要时间、精力和投入的富有时代性、社会性的渐变式的教育,相信通过无数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在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586330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立显;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陈安国;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公正原则[J];道德与文明;1999年05期
4 谢洪恩;论公正及其实现[J];道德与文明;1999年06期
5 程立显;斯宾塞论社会公正: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道德辩护[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6 易炼红;;“公平”的两个层次及其实现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7 谢登斌;21世纪学校道德捍卫的使命——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扈中平,刘朝晖;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周为民;卢中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向繁荣的权衡[J];经济研究;1986年02期
10 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586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863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