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649.2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晶瑛;;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视角[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赵文蕾;滕跃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维度创新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3 李文博;;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培养环境创造[J];学理论;2011年11期
4 赵晖;;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02期
5 洪清玲;齐严;;创新人才概念及培养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13年10期
6 李彬彬;孙宁;张银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观的实证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罗时华;;对高职高专创新型人才概念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11期
8 王琢;蔡洪刚;;以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01期
9 吴颖群;;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2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兴;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蜀云;四川交通系统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岳雪银;创新型人才行为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郑婧;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陈海燕;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创新体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郭义祥;构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孙静;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范叶静;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熊隆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李勤;基于Living Lab的体验式学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1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