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教学场论
发布时间:2020-03-20 21:52
【摘要】:场论已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并取得显著的进展和成就。本文把场论引入大学课堂教学理论,尝试用一种新的思维和方法对大学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以获取新的认识和进展。 大学课堂教学场是一种特殊的形态和空间,是构成大学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因知识、技能、情感等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而产生的,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心理和行为。大学课堂教学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物质因子、制度因子和精神因子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并且其中每一个因子又是由其它的小因子共同组成的。 一个大学课堂教学场代表一种存在,每一个大学课堂教学场具有如下特征:整体性、开放性、情境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创新性。大学课堂教学场具有激励效应、感染效应、调控效应、凝聚效应、“蝴蝶效应”和教育效应。 本文分别从大学课堂教学场中知识、技能及情感的来源,它们传递和交换的渠道、传递和交换的有效性等到方面对大学课堂教学场的现实构建提出了设想。本文还从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课堂教学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了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2.4
本文编号:2592252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瑜;陈德华;;论高校教学有效性的实现[J];教书育人;2008年3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海峰;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2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