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生态道德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24 14:56
【摘要】: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并未有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仍然面临着“可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如何唤起民众自觉探索生存之路、发展之路,这一严峻的历史重任已摆在我们面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明之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人类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合理地规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提倡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使21世纪成为绿色文明的世纪,开通人类奔向未来的前途。 从目前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现状看,人们只注重硬件工程的投入,却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软件的发展,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因此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三次生存考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教育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生态道德素质是当今时代向人类提出来的,面向未来社会发展做出行为选择的新要求,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论文 创新之处在于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培养新型生态建设人才进行有机 结合,重点研究探讨新时期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怎样重 新定位,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才能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 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本论文采用理性升华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 定量分析法等,试图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在全 面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状况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道 德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人才致胜的高度 出发,强调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生态建设,德育为先。积极探 索高等院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以及保障机 制。对生态道德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力求体现生态教育体 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填补这一新兴领域的空白。将引导大学 生们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自觉养 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思想觉悟和道德行为,树立全新的自然 观,有效地控制对自然的盲目行为。通过这一专题研究,促动高 校深入开展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更好地培养新型生态建设人才, 担负起生态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 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 人才途径保障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福;生物教学中生态道德的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2年06期

2 唐荣双;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3 张云飞,何一兵;生态伦理学中的理论倾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1期

4 陈志强;关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雷新兰;;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之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饶国宾,华启和;试析德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7 郑晓健,王红娟;生态文明与道德建设[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郑朝阳;论社会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协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郭秀娟;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初探[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锁华;论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评论;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昌平;刘学山;韩辉;;航空装备可视化保障的探讨[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构建案件质量保障机制的实践与探索[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3 程雁雷;梁亮;;基于行政过程的政府信息公开[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孙连杰;;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保障机制的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路应金;郝莉;唐小我;;成本有效性约束下应急物流动态保障机制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王海荣;翟秋敏;;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和机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吕传廷;魏凌波;黎云;;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彭美琴;;维护失地农民利益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建国;;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广文;付承伟;;生态补偿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济南南部山区(东片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秀华;开展林区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建设[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刘先平;呼唤生态道德[N];人民日报;2008年

3 张鸣岐;本市举行生态道德教育活动[N];天津日报;2008年

4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张青兰;论生态人格的构建[N];光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晶;昌平十大景区宣传生态道德[N];中国环境报;2008年

6 记者 郝东方;让生态道德意识融入未成年人心灵[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董鸿彪;呼唤生态道德回归[N];江西日报;2005年

8 赵大年;生态道德应成为文学的一个主题[N];文艺报;2005年

9 金磊;呼唤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记者 马小丽 实习生 郭海霞;生态道德环保教育图书捐赠仪式举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锦绣;建筑过程的开放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0年

2 湛毅青;中国高校科研间接成本及其分摊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谢福泉;供应链成本管理—类别成本与运作支持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王壮;出版企业知识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崔一梅;北京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刘蔚;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王志亮;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赵月林;残骸强制打捞清除法律制度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马洪雨;论政府证券监管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玉坤;论生态道德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莹;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保障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涂健;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保障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4 朱永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郑芳;水资源安全理论和保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德印;林业企业融资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王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守霞;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亚力;论合理建构农民失业保障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建红;表达自由及其保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8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8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