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网络对大学生主体及其主体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7 01:25
【摘要】: 主体和主体性是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思想,必然关注该时代的主体状况。 今天,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把我们带入了信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网络中人”。在这浩浩荡荡的网络大军中,年轻人是网络的生力军,而大学生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力量,在他们身上网络主体及其主体性所具有的基本特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鉴于此,本文将占网民数量大多数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时代主体及其主体性问题探讨的对象。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对大学生主体及其主体性的影响是正、负兼有的。一方面,信息丰富、使用便捷的网络不仅使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到显著体现,而且也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较大地提升。另一方面,虚拟多元、纷繁复杂的网络也使许多大学生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丧失了自我的价值,出现了网络成瘾、网络沉溺、网络道德危机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他们面临着主体性的困境。因此,本文从引起大学生网络困境的主要原因入手,提出了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中虚拟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解决其网络困境的基础;大学生对网络行为和道德的自律是关键;完善网络技术和规范,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是条件三方面的对策来解决大学生的网络问题,使大学生在网络运用中能充分地发挥其主体性,从而获得更全面地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纯正,李振跃;高校学生网络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瑞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思路[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3 赵靖茹;;从“网络疾病”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杨丹;;大学生上网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5 吕艳艳;;“四端”思想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6 马端;加强对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的思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刘凌云;李强;;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医教育;2005年06期

8 张丽黎;;网络直通车[J];班主任之友;2007年07期

9 张江伟;甘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10 贾靓;;从追随者到弄潮儿——浅析六十年来青年通讯方式的变迁[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蓓蓓;;“人肉搜索”引擎发展的传播心理学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吴庆;;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公共治理——世界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3 王智芬;;GSM网络无线设备替换搬迁方案的探讨和实施[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方奕;;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述评[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5 吴庆;;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公共治理——世界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珑玲;;网络对青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7 蔡九菊;;关于钢铁制造流程能量流及其网络问题的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报告与分会场特邀报告)[C];2009年

8 叶威先;;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变迁[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刘丽芬;凌宏伟;;关于导致乡镇雨量站数据不能正常传输的说明[A];黑龙江省气象科技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曹文;;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做一个成熟、理性的计算机网络使用者——《红墙巷小学学生网络环境调查表》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迎春;网络问题折射的还是社会问题[N];工人日报;2003年

2 众成;网络问题急诊(上)[N];江苏经济报;2001年

3 ;网络问题答疑[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网络问题答疑[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5 光明网记者 张雪莹;美丽网事:让网络中国更加纯澈[N];光明日报;2011年

6 ;网络问题答疑[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网络问题答疑[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2004年的关键性网络问题[N];网络世界;2004年

9 杨旭伟 记者  孙小和;江苏移动“网络神探”大显身手[N];人民邮电;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朱卫民 通讯员 徐普查 郑丽莎;打造青少年“网络免疫”工程[N];黄冈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曙光;批调度与网络问题的组合算法[D];山东大学;2007年

2 郭龙坤;基于不相交路径技术的可靠网络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窦文卿;三层Clos网络不阻塞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魏关锋;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具有多流股换热器的换热网络综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拉腾苏布达;青年网络不文明行为的教育与引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悦;论网络中的诉诸战争权及交战规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余会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其防范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展玮;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周斌;目远程多媒体图像处理教学系统中网络问题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历春来;论网络多数人暴政及其治理[D];东北大学;2009年

7 李美丽;欧几里德2-连通Steiner网络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王芳;网络中的均匀度问题和比值问题[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杨珍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发展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子祥;局域网故障模糊诊断系统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2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02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3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