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27 03:20
【摘要】: 本文立足于现代信息网络对高校“两课”教学的正负面影响的分析,从网络给“两课”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入手研究,探索了网络环境下“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全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网络环境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强调学生网络化生活环境已经形成。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学生认为网络传播媒介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重要或非常重要。而笔者所在的重庆邮电学院的学生经常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比例也相当高。上网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等的改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两课”教学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由此影响提出高校“两课”教学上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正面影响反映在现代信息网络以其交互性强、信息传递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为高校“两课”教学开辟了广阔天地,而其负面影响则表现在意识形态的“西化”加剧和信息垃圾对大学生的误导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去占领。”笔者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在校大学生一起就“网上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两课上网”的话题作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会探讨来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调查分析材料。 第二部分着重研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给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拓宽了信息的收集渠道,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加强对对信息资源的控制处理,可以开展“智能型”的多媒体教育,可以通过实时互动来最有效地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等。 第三部分着重研究高校“两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同传统的教学和目前的教学现状相比较,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面临的严峻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从信息的数量上对教学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制性从信息质量上影响了教学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利用、处理和辨别、选择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虚拟环境对现实的教学环境有更大的挑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已成为必须的选择。 第四部分着重研究网络环境中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从教学的许多环节都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602387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殿生;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2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0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