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专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排斥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9 00:01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访谈调查的方法,以大专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分析对大专生就业形成社会排斥的因素与作用机制。认为社会网络、社会歧视、社会制度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社会排斥系统与过程,使大专生失去就业的机会,从而导致其社会资源减少、人力资本降低及社会网络规模缩小。在中国现代化水平不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的现阶段,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大专生却出现“失业”,这无疑是一种严重而且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开辟对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新角度和社会排斥理论适用的新领域,而且对消除大专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斥因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玲;;大专生闲暇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2 赵倩;;大专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苟颖萍;贺春生;;从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探讨新型农民培育——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J];成人教育;2011年09期

4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J];职教论坛;2011年22期

5 陈敏;;创造自己的身价[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8期

6 苟颖萍;贺春生;;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新型农民培育——以甘肃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9期

7 张慧超;七十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专生情商的相关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8 ;心动不如行动[J];男生女生(金版);2003年06期

9 赵倩;;大专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10 王隆文;;社会排斥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公平就业的调查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广海;;处于社会排斥中的弱势群体[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巍;倪锡钦;;青年民工社会排斥本土化特点探索——以中国沿海城市杭州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许凯莉;李明敏;;成人医学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周晶;;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中弱势阶层的概念界定及其生成原因[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冯建国;王天雪;;对568名大专生16PF测试常模的分析[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维杰;;农高职大专生心理特征及其引导[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周美芳;张军献;;残疾人体育与社会公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王樝;;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村扶贫主体的多元化[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温娟娟;;大专生的自我和谐性发展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撰文 甄映辉;大专生不妨学学地球的活法儿既有公转也在自转[N];本溪日报;2009年

2 章念生;向贫困与社会排斥说“不”[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夏丹 通讯员 姬毫;大专生成短期用工“香饽饽”[N];烟台日报;2010年

4 可锐;大专生的求职之道[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5 记者 曹斯 通讯员 刘冬梅;大专生实习月入7000元[N];南方日报;2011年

6 静水;国际家庭日:面对家庭贫困和社会排斥[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房连泉;让“局外人”融入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记者 李子君;高级工初次就业工资将参照大专生[N];北京商报;2011年

9 特派记者 谢苗枫 黄超 吴哲;“大专生就业空间不会被挤占”[N];南方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臻;大专生留学渐成热潮[N];厦门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保平;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许光;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福利经济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群体现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徐建;社会排斥视角的城市更新与弱势群体[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杨冬民;城市贫困: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5 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D];南开大学;2006年

6 汤浩;媒介排斥论[D];浙江大学;2009年

7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潘华;“选择”中的二元秩序与二元秩序中的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华平;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社区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丁维;社会宽容表象下的社会排斥泰国同性恋亚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隋春波;社会排斥与个体自我认同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穷;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胡丁维;社会宽容与社会排斥双重建构的泰国同性恋亚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吴德群;广西区职业流动过程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武慧;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构建[D];四川大学;2007年

9 毛凤彦;目前我国城市贫困家庭住房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章娟;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排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5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05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