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博弈论下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3:59
【摘要】: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是当前国际社会各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学者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甚至道德伦理等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利益与风险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金融界关注和思考的焦点之一,且相关论述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都只从某一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因此,本文试图以较全面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各主体间利益博弈所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得出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困境背后的根本问题是,在国家助学贷款总体收益难以覆盖成本的情况下,谁来承担相应的损失——政府、银行、高校、学生四大利益主体应如何合理负担成本、共对风险,并从各主体博弈过程得出各利益主体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应坚持“风险共担”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四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较为透彻地剖析后,再结合国外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最后提出我国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应采取的比较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在本论文中,笔者认为,导致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国家助学贷款中各主体即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之间,在教育成本分担、非对称信息与信用失范、激励机制不健全、风险承担不公平等客观条件下,依据一定的博弈规则(主要指政府部门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博弈的结果。在这几组多方非合作博弈中,银行作为授信主体,接受了非合作博弈的重要砝码,导致银行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对守信借款的激励与违约借款的惩戒力度,强化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5;F832.479;F22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宇;;浅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2 陆地;;“助学贷款”的困境[J];黄金时代;2004年07期

3 付霞;;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象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4 罗涛;;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贷后管理市场化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6期

5 安娜;杨瑞春;刘桂娥;肖华;林轩东;;浅探高校应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6 公延春;吕厚伟;;高校助学贷款中的金融风险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1期

7 谢茂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的拓展与延伸——关于设立“工学贷”的思考与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8 陈竹林;;新形势下高校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及对策分析——以华侨大学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罗吉娟;;浅谈高校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措施和对策[J];才智;2011年16期

10 魏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之风险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开俊;陈宇红;;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成因与控制探讨——基于广东省四所高校的实证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程亮;;高校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原因及对策分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陆昊;;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完善——基于银行“惜贷”现象的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蒋传海;;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非对称信息透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廖茂忠;沈红;;公共利益: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生长点[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易凌;何跃国;;国家助学贷款走出困境的新途径——一种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恩峰;;辽宁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胡玉转;骆国辉;;关于完善助学贷款机制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10 沈华;;国际视野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和回收效率计量[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工业大学教授 张冰;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及对策[N];湖北日报;2011年

2 段云波 苏丽霞;云南国家助学贷款突破亿元[N];金融时报;2003年

3 记者 王晖 实习生 刘宗祥;我省今年已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38亿[N];河南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林霞;我省发放1.2亿元国家助学贷款[N];山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沈沁芳;我省高校1.2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发放[N];发展导报;2008年

6 记者 刘玉;辽宁重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郭少峰;到中西部就业大学生将享受国家代偿学费[N];西部时报;2009年

8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孙立;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有效风险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王笑梅;大学生又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了[N];辽宁日报;2009年

10 沈欣;享受学费和助学代款代偿[N];组织人事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振;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魏新;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制度运行及设计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张舜;公司对冲动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燕;非对称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4年

5 孙涛;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丽颖;重复博弈:信用合作的逻辑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长兵;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2 文世英;基于博弈论下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赵骥飞;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4 郑t,

本文编号:2624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4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