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7:58
【摘要】:人文素质是人的一种基础素质,它对人的其它素质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定意义上,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工具意识向本体意识的回归,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凝聚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指导高职教育实践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在人文素质方面提出的要求。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探析,以期有益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开展。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理论探寻。首先在明确了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职业性、渗透性以及开放性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其次从行为飞惯养成、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提高生活品味三个方面逐步阐述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最后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工作开展不够深入、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职业特色、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充实、学生主体性地位尊重不足以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收效不大。 第三部分,分析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社会重视科技忽视人文的大环境;高职“能力本位”主导的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过于功利化以及高职学生自身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 第四部分,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第二部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深入细致的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对策。本研究认为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在专业实践和实训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构筑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先明,徐德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有效实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黄丽娟;;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杜琴;;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谢丽娴;论高职思想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罗琴;;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秋萍;;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8 孔庆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发展;2010年08期

9 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10 陈智;;深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永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聂凌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聂国山;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宋波;贵阳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5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5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5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