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4:17
本文关键词: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人类探索科学技术脚步的不断前进,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走进千家万户。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现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阵地,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则尤为突出和重要。一旦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得不到保障,将会给学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在对待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上不容有任何闪失,不然后果将是很可怕的,甚至关乎于国家的安定和团结。 本文首先从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入手,阐明并厘清了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以及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并对网络舆情和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进行了论述。然后指出了当前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表现:西方借助网络文化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地位提出了挑战、虚假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对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污染、网络推手的造势使部分大学生作出非理性的判断和行为以及网络负面信息流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冲击。紧接着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不到位、大学生思想心里的不成熟、高校对网络道德建设不够重视和滞后都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对高校网络文化安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的紧迫性。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将是做好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指出了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四大原则,并提出了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有效对策。重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培养学生自律他律意识,加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使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将是构建高校文化安全体系的有效对策。相信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高校的网络文化安全工作将会更好的进行和开展。
【关键词】: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文化安全 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20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1-12
- 1. 问题的提出11
- 2. 研究的意义11-12
- (二) 相关研究综述12-18
- 1. 关于网络文化安全的相关研究12-16
- 2. 关于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相关研究16-18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18-19
- 1. 研究思路18-19
- 2. 研究方法19
- (四)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19-20
- 一、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文化安全概述20-27
- (一) 网络舆情20-22
- 1. 网络舆情的涵义20-21
- 2. 网络舆情的特点21-22
- (二) 高校网络文化安全22-27
- 1. 网络文化安全的含义22-24
- 2. 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24-25
- 3. 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含义25-27
- 二、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27-36
- (一) 西方借助网络文化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提出挑战27-29
- 1. 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27-28
- 2. 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发难28-29
- (二) 虚假、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污染校园网络环境扰乱校园秩序29-31
- 1. 对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污染29-30
- 2. 对学校规范和秩序的扰乱30-31
- (三) 网络推手的舆论造势使部分大学生作出非理性判断和过激行为31-33
- 1. 网络推手的舆论造势导致部分大学生作出非理性判断31-32
- 2. 网络推手的舆论造势致使部分大学生作出过激行为32-33
- (四) 网络负面信息流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33-36
- 1. 校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33-34
- 2. 大学生网络犯罪现象日益增多34-36
- 三、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36-43
- (一) 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36-37
- 1. 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36-37
- 2. 高校对网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不够重视37
- (二)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不到位控制力有所欠缺37-39
- 1.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较为混乱38
- 2.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方式被动且不是很科学38-39
- (三) 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思想心理上的不成熟39-41
- 1. 大学生主体、独立意识的增强39-40
- 2. 大学生价值观尚未成熟缺乏辨别能力40-41
- (四) 高校网上道德价值观念教育相对滞后41-43
- 1. 高校过分依赖网下德育41-42
- 2. 主题德育网站效果欠佳42-43
- 四、关于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对策思考43-51
- (一) 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基本原则43-46
- 1. 疏导与防堵相结合的原则43-44
- 2. 科学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44
- 3.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4-45
- 4.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5-46
- (二) 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有效对策46-51
- 1. 重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弘扬社会主旋律46-47
- 2.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47-48
- 3.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培养学生自律他律意识48-49
- 4. 加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49-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志勇;报刊发行主渠道整合与文化安全[J];中国编辑;2005年06期
2 金炳亮;中国出版产业化进程与国家文化安全[J];出版科学;2004年05期
3 彭文波;;对国际版权贸易的文化安全思考[J];出版科学;2006年05期
4 夏燕;;论网络法律的基本理念与原则[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吴玉荣;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及引导对策[J];当代思潮;2003年06期
6 吴满意,孙程芳,谢海蓉;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3期
7 李金蓉;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文化安全[J];发展论坛;2002年04期
8 孙程芳;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林宏宇;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J];国家安全通讯;1999年08期
10 欣荣;建立文化安全体系 捍卫我国文化安全[J];国家安全通讯;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