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生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幸生;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从123名中小学生死亡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4年05期
2 叶聪灵;Cutedog;;安妮塔[J];男生女生(金版);2010年03期
3 季文亮;刘兴婕;;心理危机干预紧急启动——珠海市城东中学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纪实[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4 张鹏;;儒家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意义[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在高等学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尝试[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海波;;死亡学视域中的佛教研究[A];佛教生死哲学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朱晓琳;;对恶性肿瘤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的体会[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马建军;;浅谈临终关怀[A];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秦峗;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仝春建;雷击致死 重庆7学生家属获保险理赔[N];中国保险报;2007年
2 犁净;临终关爱与最后尊严[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爱铭邋通讯员 焦苇;如何让“安全伞”撑得更牢固些[N];解放日报;2008年
4 郭齐勇;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N];中华新闻报;2006年
5 记者 舒晋瑜;“死亡”系列使书界柳暗花明[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范伟国;“不管”,要付出代价[N];人民日报;2008年
7 刘海明;问责于瞬间的“政误”[N];农民日报;2005年
8 黎明;学校保安全比倡和谐更重要[N];证券时报;2006年
9 郝勤学;张景辉李文卿看望慰问地震受伤学生[N];天水日报;2008年
10 云南电力实验研究院 昆明昆雷电力科学研究所 梅忠恕;雷害事件调查分析中的科学方法[N];中华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海波;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田晓山;姑息医学之人文化成[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海燕;论大学生的生死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钟义珍;基于“死本能”理论的死亡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明丽;现代死亡观与传统道德的冲突与化解[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30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3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