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10:26
【摘要】: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我们必须重视德育,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校工作首位。高校德育是做人的工作,而且必须依靠人来做,要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开发高校德育中的各种人力资源。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存在诸如工作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实效性差等不少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效果不理想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这是解决现阶段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校德育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论文引言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概述了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高校德育及其目标和人力资源开发这些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实际对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基本概念做了阐释,指出了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和具体内容。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主要从开发观念、开发环境和开发实效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取得的成就;指出了现阶段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德育主体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全员德育”落实不到位,大学生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等三个方面;从开发者观念和素质、开发机制和开发投入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了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需坚持以人为本、数量与质量并重、培养为主适当引进、因校制宜和突出主体、兼顾综合等原则。提出了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七点实施途径,分别是:(1)更新观念,提高开发者自身素质;(2)落实政策,加大对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3)健全机制,着重抓好高校德育工作主体队伍建设;(4)全面开发,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5)注重实效,积极开发大学生资源;(6)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7)科学评价,促进开发工作健康发展。 论文结论再次概况了论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如何在开发好高校组织内部德育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外部的德育人力资源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研究设想,也提出了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与时俱进的研究方向和设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清,徐长春;高校德育与人力资源开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09期

2 ;市场经济下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05期

3 张琼;对“高校德育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再思考──兼论市场经济意识泛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4 吕才明,何仲节;面向21世纪的高校德育[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01期

5 陶建新;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吕志霞,满海峰;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德育创新机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熊绍辉;高校德育要善于抓住“关键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10期

8 陈秀鸿;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改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9 杨欣虎;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深化高校德育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2年06期

10 李建芹;高校德育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衡;汪进生;唐晖;周策;;新疆人力资源开发之思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韩静;;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实现机制[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蔡家琪;章卫民;;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初探[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八辑[C];2000年

4 黄卫东;;员工潜能开发与价值提升系统——入世后中国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A];全国医院院长高峰论坛暨《中国医院》首届编委会议专题报告材料[C];2002年

5 李仲生;;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谈松华;;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曾仕鹏;;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史来平;任静;李晓霞;;银桥集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战略分析[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祝建国;;知识经济与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10 王晋卿;;永续企业家的事业——人力资源[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虞宝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中华新闻报;2003年

2 都红英;浅谈人力资源“三力”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黄敬宝(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若干理论问题[N];中国人口报;2006年

4 首席记者 左丹;努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整体水平[N];盘锦日报;2007年

5 记者 袁锋;就业难题如何破解[N];海南日报;2009年

6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院 石伟;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燕永清;张建华会见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纪树建一行[N];东营日报;2009年

8 记者 焦红霞;国家要加快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林昆勇;加强会展人力资源开发[N];广西日报;2006年

10 通渭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陈建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定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涛;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持续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秦燕;异质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俊霞;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张志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贾建锋;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中会;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尹中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可持续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陆黎明;中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评的比较与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4 陈文燕;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王颖;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6 姜雷;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7 董国兴;鸡西电业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张泽梅;渝东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小寒;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赵芳;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4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44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