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组织中干群信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07:24
【摘要】: 信任是组织运作的基本机制,是维持组织效能和维系组织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组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校而言,信任是一个学校的黏合剂,将学校的各项工作连在一起。研究表明,具有广泛基础的信任关系将对学校的日常运转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其中垂直信任关系对于高校组织的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高校组织中的垂直信任关系有两种——师生信任和干群信任,本研究主要关注高校组织中的干群信任问题。 高校干群信任是高校组织信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组织的良好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水平的干群信任可以减少高校的管理成本,提高组织绩效,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并能保障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教育界对高校干群信任的关注还不够,且已有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及组织行为学等领域信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干群信任的概念和主要维度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高校干群信任的测量工具,对高校干群信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建议。这既丰富了高校干群信任的研究,又为提高高校干群信任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本研究采用自编干群信任问卷(问卷A、B),自编干群关系问卷(问卷C、D)和Rotter的人际信任量表(问卷E),对广西桂林市、湖南长沙市等地10所高校中的250名领导和35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自编干群信任问卷和自编干群关系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自编干群信任问卷包含4个因子,即胜任、人品、权威和关系;自编干群关系问卷包含3个因子,即深入性、主动性和功利性。 (2)高校的干群信任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胜任力在干群信任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一般信任和干群关系总体上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3)高校领导者的干群信任受学校性质、担任领导职务年限、职称和学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干群信任总体水平上,重点高校领导者极显著高于高职高专学校领导者,显著高于普通高校领导者,普通高校领导者极显著高于高职高专学校领导者;担任领导职务8年以上的领导者极显著高于3-5年组和2年以下组领导者,显著高于6-8年组领导者,担任领导职务6-8年的领导者极显著高于3-5年组领导者;教授职称的领导者极显著高于助教职称的领导者,显著高于讲师职称的领导者;博士学历的领导者显著高于硕士、本科和专科以下学历的领导者。 (4)高校领导者干群信任及其各维度与干群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群信任及其胜任维度和人品维度与一般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一般信任与干群关系呈显著正相关。 (5)高校领导者的干群信任对干群关系有预测作用,其中人品维度对干群关系有显著预测作用,权威维度对干群关系有极显著预测作用;高校领导者的干群关系对干群信任亦有预测作用,其中深入性维度对干群信任有极显著预测作用。 (6)高校教师的干群信任受性别、学校性质、教龄、年龄、职称和学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干群信任总体水平上,重点高校教师极显著高于普通高校教师和高职高专学校教师,普通高校教师极显著高于高职高专学校教师;15年以上教龄组教师极显著高于5-15年和5年以下教龄组教师;50岁以上年龄组教师显著高于36-49岁年龄组教师,极显著高于35岁以下年龄组教师,36-49岁年龄组教师显著高于35岁以下年龄组教师;教授职称的教师极显著高于副教授、讲师和助教职称的教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极显著高于讲师和助教职称的教师;博士学历的领导者显著高于硕士、本科和专科以下学历的领导者。 (7)高校教师干群信任及其各维度与干群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群信任及其各维度与一般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一般信任与干群关系呈显著正相关。 (8)高校教师的干群信任对干群关系有预测作用,其中胜任维度、人品维度和关系维度对干群关系有极显著预测作用;高校教师的干群关系对干群信任亦有预测作用,其中深入性维度对干群信任有极显著预测作用,功利性维度对干群信任有显著预测作用。 (9)高校领导者与高校教师的相互信任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10)高校教师的一般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高校领导者的一般信任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会;;乡村治理中的“不得罪”逻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吴苑薇;;营造和谐干群关系[J];华章;2011年24期

3 唐丽娟;;省教育厅干部赴方山县积翠乡开展下乡住村工作[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4 于培学;;也谈“评优选先”[J];山东教育;2011年11期

5 冯笑;;“情暖话吧”为职工思想解疑释惑[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9期

6 苏亮;;再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1年24期

7 魏月蘅;陶亮;;一条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海南省白沙县“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调查[J];时事报告;2011年06期

8 赵德成;;一花独放不是春[J];今日教育;2011年06期

9 王永华;;江苏省新“五反”运动述略[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面孔[J];黄金时代;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凌世敏;;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和谐干群关系[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宫宇;;着力改善干群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3 李海;;从利益视角看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4 田克勤;董一冰;;毛泽东对“干群关系”的认识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5 徐平;;试析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干群关系及其对策[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人文关怀之中[A];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典型文集[C];2007年

7 史绍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人[A];云南省烟草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张延生;;把握领导规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莹萍;俞菊渭;;加强医院内部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玲;;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安 王富刚 傅子栋;单县着力营造和谐干群关系[N];菏泽日报;2005年

2 陈乃举;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N];沈阳日报;2005年

3 申时进邋周冬梅;“五张卡”拉近干群关系[N];贵州日报;2008年

4 实习生 张帅 记者 张国勇;“四百家”活动密切社区干群关系[N];抚顺日报;2008年

5 石菊蓉;宁县东城社区居民“选星”融洽干群关系[N];陇东报;2008年

6 丛林;居民“选秀”融洽干群关系[N];无锡日报;2008年

7 张丹 记者 李爽;赵圈河乡四渠道密切干群关系[N];盘锦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刘风波;疏勒县 实行“三访”制度 密切干群关系[N];喀什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记者 袁华杰;“下跪门”提示干群关系须改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陆阳 通讯员 赵雄伟;干部上门做“家访” 干群关系更密切[N];湘潭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邵沁妍;社会转型期我国干群关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张富良;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3 郭斌;村干部工作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亚娟;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早华;农村中学干群信任及相关组织变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熙;高校组织中干群信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晓琳;毛泽东时代的干群关系思想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婧;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对策略探[D];东北大学;2008年

5 漆勇政;税费改革后的乡村干群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姜羽;当代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田福宁;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干群关系[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学剑;构建新时期兵团和谐干群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谢美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干群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江受林;基于村民满意感的基层政府信任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50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50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