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0:21
【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日趋强化的环境下,我国的许多大学在办学中陷入“迷失”困境和“趋同”误区。如何办出大学特色,促进大学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办学特色已成为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等教育注重特色发展也成为一种世界趋势。研究办学特色问题不但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的变革,而且有利于我国大学避免“千校一面”的现象,寻求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组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将大学视为一个典型的组织系统,基于对大学的组织特性和系统特性的两维度分析,从大学的社会职能与组织运行的角度,探讨了大学办学特色的概念、特征、功能效用及其形成过程,揭示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偏好,从整体上初步建构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理论。 在分析大学社会职能历史演进以及梳理大学办学特色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围绕组织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在运行、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独特的发展方式。同时,本文提出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两种机制,即“和谐耦合”的微观机制和“内外互动”的宏观机制。从微观上,揭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与“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相互耦合的过程;从宏观上,揭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大学在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分类定位与战略规划相结合条件下的特色建设的过程。 在以上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以多元统计分析和R统计软件的应用为工具,本文从实证角度论述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及影响特色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构建了大学组织不同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函数,并强调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必须关注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偏好,以提高特色建设的经济特性。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学科发展战略、形象识别战略和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并给出若干政策建议。
【图文】:

大学,社会职能,演进过程


大学社会职能的历史演进过程

组织系统,构成要素


且必不可少的部分,被称为要素。系统由要素构成,具有诸要所没有的新质,这种新质一般来说具有“大于”诸要素之和的性整体水平上,通过系统整体运动才能表现出来。组织系统的主要目标要素、人员要素、资源要素、流程要素、制度要素、结构要等七大要素。构与功能。系统的整体属性还取决于要素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系统的结构。功能是系统目的得以实现的效果,是系统在与外界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它表达了目的系统而言,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现。在组织系统里,只有当目标、人员、资源、流程、制度、结大要素相互关联的作用把它们联成一个整体,并使它们在组织整各自作用,成为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时,才形成了能完成际运行的组织系统(如图 3-1 所示)[52]。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观点[J];中小学德育;2011年07期

2 郑燕波;政策宣传组织化运作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基础教育;2004年11期

3 陈里霞;毛龙珍;;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之案例解析——以江西师大幼儿园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安玫;;课程环境与课程组织的进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周兴国;学校如何达成组织共识[J];中小学管理;1999年10期

6 曾伟;;高速公路项目和谐管理机制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刘昕;王振;;学分制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8 刘武俊;;让维权型法律真正成为弱势群体的“护身符”[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38期

9 傅霞;;论高校学习型机关的创建[J];高教与经济;2011年02期

10 江景;孙旭彤;;关于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景平;;组织系统熵及其负熵机制[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何海燕;李习彬;高军;;面向知识经济的政府管理组织系统结构与运行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刘影;施式亮;何利文;;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安全社区建设模式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辅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在组织系统努力践行公道正派[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立新;;谈水上交通应急预案编制思路与方法[A];2005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唐梅;;临床护士长的护理管理[A];全国第三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艳芳;;论当代管理者的管理职能与领导技巧[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明;;集中式急诊检验室的建立与管理[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曹殿武;;通信企业实施激励机制的几点思[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许正权;周敏;王华清;宋学锋;;未来管理研究之路[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胜科;地区组织系统“大组工网”建设培训班开班[N];日喀则日报;2010年

2 田向阳 罗随州;我市举办组织系统信息化业务培训班[N];咸阳日报;2010年

3 韩高文 袁勋 郭天佐;全市组织系统开展“严纪律、正风气、提素质、树形象”活动[N];潍坊日报;2011年

4 记者 钱兰 实习生 姜静琦;全市组织系统开展学习交流[N];泰州日报;2011年

5 记者 魏东柱;全省加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调研座谈会在汴召开[N];开封日报;2011年

6 记者 魏东柱 实习生 段晨萌;全省组织系统研究室工作座谈会在汴举行[N];开封日报;2011年

7 记者 孟祥风;全市组织系统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工作会议召开[N];潍坊日报;2011年

8 宋芳;引导更多党员投身抗震救灾[N];大同日报;2008年

9 石组言;当好“四员”开展“七个一”活动[N];自贡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顾荣;我市组织系统开展四项业务技能竞赛[N];西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名梁;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赵晶;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王安民;先进制造模式中的组织系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家琼;教学网络组织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王德兵;建设项目虚拟组织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孟志敏;志愿组织风险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乾坤;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蒋熙;面向铁路行车组织的仿真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徐浩鸣;混沌学与协同学在我国制造业产业组织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延波;青岛市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路径探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晓君;网络课程的信息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文敬峰;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丁苏萍;渡往城市的“船”[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李凌;企业网络形成与演变的博弈论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张志栋;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组织外部环境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施杨;面向复杂性的组织系统涌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郭满和;一汽巴勒特锻造公司组织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光祥;组织系统内部团队间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10 张青;华北沦陷区县级伪政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3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3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