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项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1:06
【摘要】: 在我们当今所处的信息时代,电脑和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学生可谓是步入网络时代的先行者,在享受网络赋予的便捷和海量信息的同时,其学习、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也日渐受到影响。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也成为了教育、管理等多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也正因此,本论文结合实践调研展开了对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项目的深入研究。 在目前国内外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特别是对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所典型的工科院校和文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系统的网络行为调查,从而总结出互联网对目前大学生的正负面影响,并对开展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大学生网络素质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对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重点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提炼出网络技能素质、网络信息素质、网络行为素质、网络心理素质、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制素质这六个方面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这六个方面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对六要素进行阐述与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如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学校网络教育的硬件条件、加强校园管理及文化方面的建设等具体保障性实施方案。 此外,为了确保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项目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本文在科学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整体框架制定、二级指标筛选及底层指标细化等步骤,搭建了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在教育评价理论基础上的评价体系将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和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文】:

框架图,论文,框架,素质教育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研究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研究,在论文背景介绍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进行介绍与阐述:第二部分为项目研究,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进行实际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第三部分为项目评价体系与总结,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针对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项目方案建立评价体系,以保证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项目的有效实施及成果取得,并最终进行总结与展望。

地点,宿舍,机房,学校


洲r图3一1上网地点从图3一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是宿舍,占到74.3%,,其次是学校机房18.5%,网吧4.5%,其他2.7%。可见,现在宿舍和学校机房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而且学校又一般都配有局域网,所以在宿舍上网比较方便,而没有电脑的同学也都可以在学校机房上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兰霞;陈瑜;李玉娥;;从“125模式”看素质教育[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2 徐玲;汤德锭;;摩登舞对优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冯小英;;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4 王贞志;;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张洪;;新时期飞行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初探[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6 于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致真知与致良知[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7 柳琳;;论《颜氏家训》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8 刘斌;刘永鑫;岳卫峰;刘湘;杨葵;周丽杰;;迁移理论在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9 陈超;;浅谈如何塑造高校艺术文化氛围[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10 ;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 创建高职特色鲜明的心育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子建;;试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管理模式[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张燕;;深化图书馆教育职能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3 王丽娜;;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立林;;宿舍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党怀斌;胡安劳;许爱兰;;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英;商万军;王永利;;以延安精神办学、以白求恩精神育人,实施志愿“双服务”工程——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唐冰寒;;校园网络素质教育载体的多样化趋势[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8 王芳;;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素质教育初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纪辰;;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建设学习型大学图书馆——学习型图书馆与学生素质教育[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光映炯;;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东;大学生素质教育教材:你已经走了多远?[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祝晓风;大学生素质教育: 钟情纸本经典 关注情感与健康[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记者 马书平;网络素质教育走进西藏[N];经济参考报;2000年

4 记者 郭强;“感恩”列入大学生素质教育范畴[N];工人日报;2005年

5 卢艳荣 王猛飞 作者单位 河北职工医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应面向现代化[N];保定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朱磊;让知法守法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N];法制日报;2010年

7 谭彦德;100本通选教材直指大学生素质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田养梧;如何实施创新教育[N];陕西日报;2001年

9 健康;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教育[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10 高民;许渊冲教授谈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丽丽;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项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汪莉;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杨小俊;论大学生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钱桂;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哲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晓慧;就业视域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7 郗波;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振华;新时期文化校园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王培军;我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杨永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与体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64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4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