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4:44
【摘要】:本文就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研究。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改革,也是学校改革中的难点、热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薪酬管理办法,着重从可变薪酬研究入手,加大高校津贴分配改革力度,在津贴的增量上做文章,拉开分配差距,科学的制定分配办法,运用激励原理,促进高校人才资源优化及人力资本的效能提高。 研究表明,高校分配制度改革体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多种分配模式并存,初步建立起了符合高校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竞争态势基本形成,教职工的收入普遍提高。然而,分配中新的平均主义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制度缺乏权威性、分配办法“各自为政”、分配政策的维护性、持续性不够等问题,将可能制约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 研究建议,应继续加强政府对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规范高校分配行为,加强对高校的分类,科学确定不同类别高校的分配梯度;合理确定分配关系,正确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正常的增资机制,确立适宜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进一步转变观念,创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有序推进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持续发展。
【图文】:
第十章与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少,就是原来办得很出色的著名私立大学,如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律、都越来越多地接受并寻求政府和基金会的资助。高等教育经费筹集渠道之一是来自于:政策鼓励,舆论导向,个人捐资,校公司赞助,集资兴学。〔345,由公司、校友或个人向美国高等院校捐款达314占全部高等教育经费的23%。对公立高等院校而言,捐赠款占其总经费的对私立高等院校说来,捐赠款占其总经费的5.3%。为什么美国人愿意给高款呢?这主要是政府政策鼓励和社会舆论导向的结果。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346,1985年以前,比较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教育投资几乎全部来自政府拨款(约占90%仅免交学费,还可以普遍获得政府提供的助学金及免费的住宿、医疗等。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资源的来源及负担结构大的变化,负担主体开始多元化,政府负担的比例开始下降,政府以外的所占比例日益提高。
998年各种经费来源的比例从图10一、10一4不难看出,与过去的单一筹资渠道相比,现阶段教育经费来源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7
本文编号:2672780
【图文】:
第十章与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少,就是原来办得很出色的著名私立大学,如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律、都越来越多地接受并寻求政府和基金会的资助。高等教育经费筹集渠道之一是来自于:政策鼓励,舆论导向,个人捐资,校公司赞助,集资兴学。〔345,由公司、校友或个人向美国高等院校捐款达314占全部高等教育经费的23%。对公立高等院校而言,捐赠款占其总经费的对私立高等院校说来,捐赠款占其总经费的5.3%。为什么美国人愿意给高款呢?这主要是政府政策鼓励和社会舆论导向的结果。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346,1985年以前,比较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教育投资几乎全部来自政府拨款(约占90%仅免交学费,还可以普遍获得政府提供的助学金及免费的住宿、医疗等。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资源的来源及负担结构大的变化,负担主体开始多元化,政府负担的比例开始下降,政府以外的所占比例日益提高。
998年各种经费来源的比例从图10一、10一4不难看出,与过去的单一筹资渠道相比,现阶段教育经费来源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赵映川;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慧;技术本科院校教师薪酬激励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尚来有;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工资分配制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洪亮;职员制视角下高校“双肩挑”职务模式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程敏;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2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7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