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8:01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学习的意义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显得十分重要。现代自我调控学习理论将学习者在面对复杂学习任务时,是否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包括物质的(如参考书)和社会的(如向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求助)作为体现学习者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习者遇到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能否得到别人的帮助以及接受帮助的形式都对其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学业求助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研究者在现代动机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影响学业求助行为的因素。其中,大多数研究者将学业求助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加以研究,而在学业求助过程中,求助者要与他人发生互动关系,求助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已有的研究在社会性因素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方面很少涉及。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量化的方法研究了成就目标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其中特别考察了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作用。 研究以32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学业求助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的关系,其中社会性因素主要涉及成就目标中的社会性目标和自我效能感中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学业上遇到困难时大部分都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在求助方式上,有半数以上选择了适应性求助方式。在求助对象的选取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向同学求助,而很少选择向老师请教。 (2)大学生在三种学业求助方式上(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不存在性别差异。 (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工具性求助上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大学生较一年级、四年级大学生有更多的工具性求助。 (4)自我报告成绩较好水平的学生和自我报告成绩较差水平的学生在工具性求助上存在显著差异,成绩较好水平的学生较成绩较差水平的学生有更多的工具性求助。 (5)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工具性求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6)工具性求助和趋近-成绩目标、学习目标呈显著的正相关;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成绩目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和趋近-成绩目标、学习目标呈显著的负相关;回避求助和回避-成绩目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和学习目标呈显著的负相关。 (7)工具性求助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社会责任感目标以及社会归属感目标呈显著的正相关;执行性求助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社会性目标相关不显著;回避求助与社会归属感目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相关不显著。 (8)人际交往效能感和社会性目标对不同方式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社会性目标对工具性求助有更直接的预测作用,而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执行性求助有更直接的预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5.5
本文编号:2672989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5.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丽恒;孙启帆;马婧;;超文本学习环境中差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干预[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美香;中学生学业求助与成就目标、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启帆;超文本学习环境中自我调节学习特征及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赵海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磊;初二学生数学学业求助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72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7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