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群体及其资助体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杰;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实现方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任名健;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J];统计与决策;2002年06期
3 冷慧平;论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11期
4 胡大敖;创业文化与高校教育[J];中国高新区;2003年04期
5 马扬;张玉璐;顾广彩;;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修正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6 姜振颖;我国公民法律素质高校教育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7 吴少华;试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马丽,周莉;加强高校社会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J];科技资讯;2005年26期
9 牟方文;;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10 易海华;赵惠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质量控制之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丽媚;;“入世”对高校教育及图书馆改革的影响[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敬良;李正明;;对优化高校教育成本结构的几点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吴黎丽;李生虎;汪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与思考[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吴开俊;黄莹;;地方高校教育培养成本个案计量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周文军;孙民治;姚灿国;周中立;;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释义[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龚艳珊;;浅谈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7 唐守廉;宋丽丽;谢俐P;;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唐守廉;宋丽丽;谢俐P;;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施永进;;高等学校职业化教育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艺;钱今帼;;制定总体规划 树立全局观念——由当前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引发的若干思考[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邢兆远;加大高校教育经费投入[N];光明日报;2003年
2 毛海峰、许祖华;高校教育收费不能再提高了[N];人民日报;2004年
3 记者 魏伟;我省首家高校教育出版集团成立[N];陕西日报;2005年
4 李星;言说勇气与文学的结合[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沈阳师范大学 刘英;高校教育也应该提倡成本核算[N];经济参考报;2008年
6 记者 白江宏;“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在我区设立高校教育基地[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7 李星;言说勇气与美学高度的结合[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赵凤华;中国民间剪纸引入高校教育[N];科技日报;2005年
9 记者 耿庆海 通讯员 李静;第二届全国建筑高校书记院(校)长论坛举办[N];中国建设报;2006年
10 王春阳 西南大学教师;电子书应成高校教育的最佳数字工具[N];电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淑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邓丽红;中国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章跃;我国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蒙丹;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平;高校贫困生群体及其资助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汪增荣;高校家校合作的德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晶晶;孔子的师德理念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洁;社会实践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孟庆艳;绿色行动者的主体自觉何以可能: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史晓燕;试论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林启勇;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庄薇;我国高校知识管理的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吴禄涛;北京部分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0 李尚益;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德育的融合[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11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1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