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性和规范性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莹莹;;“班本”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特点与方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7期
2 任琳;;主体间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转向[J];重庆与世界;2011年09期
3 李健;;浅谈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袁熙惠;;小学生德育的新途径:感恩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年08期
5 杨瑞华;;浅谈体育主体性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J];快乐阅读;2011年12期
6 孙倩;;主体在播音主持生态建设中的意义[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7 刁新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商科大学生德育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1期
8 赵新明;;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9 崔庆玲;彭希林;刘善球;;德育之精魂——关爱教育说[J];学园;2011年03期
10 张小妹;;走出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J];学苑教育;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晓勤;;在德育中闪烁学生的主体之光[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小燕;;“情商”概念在德育中科学渗透的意义[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钟涛;高宏锐;;科学课上进行德育,我这样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4 周明远;夏谊;;高一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德育思考[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5 张军英;;德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王仕民;;论德育政治功能的发展[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在明;;一次误会引发的德育思考[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保红;李力;;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德育要强化的几个观念[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邹丽萍;;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与高校德育发展新趋势[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李大伟;张雪梅;;建立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搭建中职德育新舞台[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伟民;人民大道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长江大学党委书记 张忠家;英雄集体对高校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启示[N];光明日报;2011年
3 檀传宝;德育之重[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黄宝锋;东港三中让德育成为唤醒教育[N];辽宁日报;2005年
5 陈生权;让德育深入每一个孩子内心[N];张家界日报;2005年
6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强;德育“行家”语言的主要特点[N];天津教育报;2008年
7 童心 毛泽武;计算机校 创新思路狠抓德育[N];乐山日报;2008年
8 武威一中 武威六中 古浪三中 民勤县职业技术学校 天祝县安远镇中心小学;德育结出丰硕果 桃李芬芳满园春[N];武威日报;2008年
9 段文若;探索德育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法[N];北京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倪蔚薇;“新德育”,不只是一个面孔[N];无锡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D];西南大学;2010年
3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5 董蕾;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李储涛;身体德性论: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隋子辉;“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娜;试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性和规范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欧盛端;论高校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阎辐;甘肃省陇南市高级中学德育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建光;中学以人为本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国雄;“慎独”德育意义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刘向宇;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3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2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