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产业化中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7
【图文】:
俏华大学标志(左)南开大学标志(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标志在其网站的应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旎;李雯倩;;中国“老”产业的“新”营销策略——以中国高等教育产业链中招生环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2 胡中艾;;析高校产业化的会计核算[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年06期
3 曾武成;;基于公平理念的高考录取机会均等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4 路美弄;;普通高等院校形象建设策略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解飞厚;;高等教育产业化——中国“入世”的基本对策[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龚学忠;;若干思维误区及市场机制下的中医高等教育[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3 李丽萍;;探索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春梅;;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A];“纪念建国6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 徐永荣;论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2 北京学者 张克;“清退门”沉思[N];宜春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欢;侯靖方:在浙江做教育厅厅长比较幸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厦门大学博士 史秋衡;我国高教产业理念应澄清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1年
5 潘懋元;教育如何产业运作[N];光明日报;2002年
6 徐立凡;从总理的担忧看高教改革破题[N];中国审计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冯兴元博士;通过竞争繁荣高等教育事业[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8 乔新生;教育的公益性与驰名商标保护[N];法制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聪;众常委“炮轰”学术腐败[N];民主协商报;2006年
10 市二中 陈静;教师要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N];盘锦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伍运文;中国高等教育产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超;论高等教育产业化中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D];东华大学;2006年
2 刘璐;试论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耿秋华;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伟;对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斌;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对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胡莉彬;高等教育产业化实现途径分析[D];山西大学;2003年
7 夏志强;论高等教育产业化[D];四川大学;2003年
8 张爽;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穆天楠;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弊端及对策[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魏腊云;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2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2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