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探索期和创立期大学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20:40
【摘要】: 在职业生涯边界逐渐模糊,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形势下,可就业能力的研究至关重要。求职者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成功就业,用人者需要一定的参考标准来评定自己的雇员的能力。职业生涯的一个伴随终身的过程,职业生涯分为不同的阶段,处于不同阶段职业生涯的员工的可就业能力是有一定差异的。 本研究主要采用已经经过验证的五个成熟的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无边界职业倾向量表、社会资本量表、职业人质量表以及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作为可就业能力量表对处在职业探索期和职业创立期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构建职业探索期大学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结构和职业创立期大学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结构。职业探索期大学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包括三各维度,分别是:人格特性维度、职业认知维度以及社会资本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还包含了6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共同构建出该时期的可就业能力结构模型。职业创立期大学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结构也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人格特性维度、无边界职业倾向维度以及社会资本维度,这三个维度下包括5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虽然维度的名称和职业探索期的可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类似,但是测量的内容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的。 并用数学的方法为各级指标赋予权重。用加权求总的方法求得样本可就业能力得分,将此得分和个体特征变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发现,在职业创立期,男性的可就业能力高于女性,学历高的样本得分高于学历相对较低的样本。而且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无边界职业能力较差。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7.38
本文编号:2728323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7.3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和平;;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莎日娜;心理资本对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董越;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个体绩效与主动性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杜林贤;大学生自立人格与职业探索行为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8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2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