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分析高等教育产品
发布时间:2020-06-30 14:11
【摘要】:近年来,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是众人瞩目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引起的。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解决教育经费的背景下,我国开展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如扩大了教育供给规模、增加入学率等,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范,以及教育品质的恶化等,引起诸多不满,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人们将其归因于教育产业化,一时间教育产业化成为众矢之的。 此间,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也持续了十多年,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及所依据的理论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大量的分歧,甚至导致了截然相反的认识和思想主张。教育部也明确表示了立场,他们是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但他们实际制定的一些政策又让人有些混乱,既然是公益事业,怎么又允许产业经营?既然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怎么又反对教育产业化?这些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尚存争论的重要问题,究其根本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产品的本质内涵尚未厘清。关于高等教育产业产品的性质问题,是研究高等教育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只有厘清其根本性质问题,才能准确的把握政策方向。本文跳出“化”与“不化”的争论,转而用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产品进行全面分析,避免了在高等教育某方面性质上的纠缠。 为厘清这些问题,文章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高等教育产品进行了系统的性质分析,明确高等教育的性质特点,得出我国高等教育产品属于混合产品的结论,指出它既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也有较强的外部性,而且,这种混合产品的公共性程度更高(即社会效益远大于个人收益)。从而得出高等教育不适宜搞产业化的结论。在对其定性的基础上,文章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0
本文编号:2735415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武丽志;;定位与构成:远程教育服务的产品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王家明;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梁荣桓;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宋丽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万世超;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廖勇;市场经济下政府对高校管理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杨小慧;黑河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职责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王福波;我国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江红;我国公立高校财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美靓;高校旅游资源的开放与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5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3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