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0:10
【摘要】: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然结合的、成员活动和成员相互关系无明文规定的、组织结构无固定形式的群体。把群体按照其结构特征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教授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首次提出的。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如同乡会、网友、书友以及各种自发组成兴趣小组等等。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分制的实施,传统正式群体——班集体、学生会、党团支部的概念将逐步被打破,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普及率不断提高,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也逐步趋于多样化。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目前,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有效管理。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我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共分四部分,首先对此论题的研究背景、现状、目的、意义及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作了简要地介绍;接下来主要概述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模式和作用以及类型;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进行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目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我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五项策略及思路和方法,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方敏;黄舒蔚;;试论以组织传播策略干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董瑞虎;;大学生也要学点“理财”本领[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3 黄怡;;专家提醒:欲婚者三思而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4 祁全昌;;正确看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J];学校管理;2011年04期

5 钱书晴;;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策略[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6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7 佚名;;招聘道具[J];黄金时代;2004年09期

8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9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10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军云;关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4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7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9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10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禀辉;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段良娟;大学生同辈交往问题及对策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龙山;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及调控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9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1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41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