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07:47
【摘要】: 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和文献分析 法,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了深入探 讨,并对影响作弊的多种原因进行全面剖析。 1.引言 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严重 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对此作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就 是通过对考试作弊的研究,揭示大学考试制度中的弊端,挖掘考 试作弊的社会心理根源,并且对此做出一些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解 释。 2.文献综述 我们把考生单个人的夹带偷看和照抄他人答卷等等的违反 考试纪律行为称为作弊;而把考场内外勾结、考生互相传抄答案 或考生与监考人员串通起来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称为集体作弊。 考场内外的循私舞弊由来已久,早在唐朝就已开始。当时叫“行 卷”。后来,有权有势的考生结成朋党,用重金贿赂考官,在考场 上扶藏书文抄袭,或者约请“枪手” 冒名顶替。直到今天,大面 积的集体作弊仍然不少。九十年代以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由高 年级向低年级发展,由单干向合伙发展,由考场内向考场外发展。 3.实证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对大学 生的考试与作弊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整理、 统计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对命题、监考、阅卷的看法,并且对 作弊心理和作弊原因的进行推断。 4.理论阐述 i.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考试制度不完善:考 曹汉斌:上学佐为拭o&竹乃伪叼宠 试题目的创造性不足,命题的难度不够;监考人员监考时有的严、 有的松,导致考场不公;阅卷教师的标准有时宽有时严,增加了 学生的侥幸心理;对作弊学生的处罚过于严厉,教师抓作弊时只 好“手下留情”。 n.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还在于社会助长系统的 存在。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为了考试及格而作弊\ 社会分配的不公,不正之风的盛行,使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功利化, 出现了为求“公平”而作弊的集体越轨行为。 iii.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还在于大学生成就动机 的扭曲和不当的归因。“破罐于破摔”的自卑心理 和“要么过 关,要么倒霉”的赌博心理,都会诱发作弊。在特殊的考试情境 中,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大学生是否诚实应考,依赖于不诚实 所获得的奖励、不诚实被发现的概率、社会所能允许的限度等等。 5.结论与建议 L从历史上看,有考试就有作弊。考试越科学越合理,作弊的可 能性越小,成绩越真实。 n.考试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果过分的强调考试成 绩,学生就会想方设法作弊。从目前情况看,小学生考试有作弊 的,中学生考试有作弊的,成人考试也有作弊的,大学生考试作 弊不足为奇。这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iii.教师要在引导、鼓励、促进学生转变上下功夫,而把学习的自 由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课程、选教材、选老师、选考试方式、 选修业年限,真正实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G645.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希冯;刘列;;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考试;2011年03期

2 陈军;;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2753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53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