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15:23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高等学校学费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教育质量与均衡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比如如何关注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机会与质量等。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系统逐步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措施的系统的贫困生资助制度,但与我国高校庞大的贫困生群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对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实施过程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对于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贫困生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仅可以保障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也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顺利实施,增强高校办学能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本论文将借助于教育公平理论、贫困经济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来对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的现状、贫困生的资助制度等进行细致分析;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资助的运行机制进行一定的评价。最后在借鉴国内外高校贫困资助政策和模式的基础上,从西部地区贫困生的特点出发,提出相应的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推进高等教育的就学机会和在校竞争的公平。 作者通过文献和问卷、访谈等调查分析发现: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制度也逐渐形成了“奖、助、勤、补、贷”的系统,这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就学机会;从资助来源看,少数民族学生得到的主要资助来源是学校;从学生得到资助的分布看,低收入家庭学生得到资助机会较多;从多种资助方式的有效性看,减免学费是资助方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其次是助学贷款、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第三位是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从学校学费标准认同的角度看,学校的学费标准基本符合学生家庭的教育付费能力,但高校学费价格信号对少数民族学生就学有一定影响;但从资助总体看,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投入有限、覆盖面太窄,区域性政策导致少数民族资助比例倾斜,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宣传力度不够,助学贷款资助模式由于贷款手续、还贷压力等因素影响了推广使用的有效性,学校减免学费资助制度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公用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2
【图文】:
西北师范大学历届毕业学生总数、少数民族学生数变化图
2:历年少截民族学生奖确茜盘获褥人数
本文编号:2753641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2
【图文】:
西北师范大学历届毕业学生总数、少数民族学生数变化图
2:历年少截民族学生奖确茜盘获褥人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召伟;;论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吴治勇;;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研究现状与改革途径[J];职业时空;201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孟晓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金潮;广西少数民族贫困高中生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豫芳;贵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常顺功;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及实施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孟晓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阿古拉;民族院校助学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婷;内蒙古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3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5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