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08:26
【摘要】: 近些年来,通识教育不断受到我国研究者的重视,许多高等学校也纷纷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并冠名以“通识教育”实践,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通识教育”?为什么要实施通识教育?我国实施的通识教育现状如何?为什么通识教育在我国实施不力?对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本篇论文的框架。 综观时局,笔者认为加强通识教育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一趋势下,加强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研究与探索,将有益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主要分四章进行了论述: 论文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当前通识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通识教育本体论以及实践论的研究。综合这些研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我在本论文中力图创新的地方。 论文在第二章介绍了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其中通识教育的概念部分是论文的一个创新点,笔者首先从一个比较新的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概念的界定,进而从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三个方面分析了通识教育的核心“通识”所应包含的内容,然后分析通识教育具有的特征以及通识教育的作用。 第三章,从比较教育的角度分析了中美大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生选课、教师教学、课程管理)、师资力量方面的差异,从这些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我们通识教育的实践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为概念与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合理,教学方式存在问题,通识教育的课程管理尚不完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等。 第四章,从历史因素、现实因素、教育本身因素分析了当前通识教育不能有效实施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转变通识教育理念,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进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管理,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9.2
本文编号:276556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白兆锋;;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虞应平;;浅谈经管类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设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聆灵;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婷;通识精神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白兆锋;西藏大学通识教育实施及通识课程构建可行性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4 孙增娟;社会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韩宁;论通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D];辽宁大学;2012年
6 王娟娟;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方法与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5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6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