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7:46
【摘要】: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新教师是这一资源的重要储备。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充实到高校教学科研岗位的新教师逐渐增多,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岗位,提高新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有自我发展的迫切需求,但囿于种种原因,这种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严重制约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本人先通过调查访谈,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再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现有的高校新教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最后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高校新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鉴于教师评价体系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本文最后对教师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探讨。 本文将实地调查、访谈、文献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面、多方位地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对本文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社会化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在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中的指导意义。以终生教育理论为基础,确定了本文的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为职前、入职、在职三个阶段。 第三部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现实状况,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现状的分析,找出现有模式存在专业课教师职前教育空白、教师入职教育流于形式、在职教育缺乏保障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 第四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化,在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从创新职前教育体系、落实入职教育、加强在职教育三方面对青年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并就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徐国辉;;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综述[J];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07期

2 陈鸿雁;叶琳;;以讲课比赛为策略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年02期

3 马俊义;段鸿斌;;“一师三员”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4 王富平;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2005年09期

5 郄文娟;邓淑凤;周蕾;刘章华;宋辉;;浅析“学、研”相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4期

6 郝忠孝;文露;贺洪江;;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李年银;刘平礼;罗志锋;杜娟;郭文英;;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中的激励机制探讨[J];大学教育;2017年04期

8 沈光明,李波,彭中;探索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23期

9 谢涛;;运用道德领导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J];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10期

10 曹敏杰;谈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的在职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课题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高恩忠;;《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工作阶段总结[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雷三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袁智强;陈清华;;中学数学专家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邱克;黄德元;孙自俭;;重塑自我、迎接挑战——刍议跨世纪青年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6 冉景太;吴艳蓉;;高校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2018年

7 夏英;张鸿;宫玉梅;郭静;赵建;王志超;王新红;;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摘要集[C];2014年

8 赵斌;;浅议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方法[A];“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9 张旭玉;刘欢;;本科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辅导模式研究[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10 刘海涛;;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误区及其应对策略[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丽 周书贤;给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红利[N];中国教师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白宏太;2016教师工作创新的五大价值启示[N];中国教师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黄昌盛;民进中央呼吁:教师培养也需供给侧改革[N];团结报;2017年

4 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蒋永红;培养全科教师的关键在哪里[N];中国教师报;2017年

5 省教育厅人事处;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N];云南经济日报;2017年

6 徐汇区教育局局长 王懋功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张民生;创培养之新引领发展 举区域之力成就教师[N];解放日报;2009年

7 王莹;从007到009[N];长春日报;2009年

8 记者张卫婷 通讯员杜海涛 赵小刚;“三级联创”办名校[N];酒泉日报;2009年

9 实习生 孟晓蕊 本报记者 李凝;本期关注:“4+2”:新型模式,新型教师[N];科技日报;2005年

10 ;锻造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N];宿迁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志平;基于内部要素的中国本科高校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纪春萍;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王鑫;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兄武;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华清;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卓;英国“教学优先”计划的教师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吴瑕;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4 蒋琪;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师培养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5 李小军;STEM教师TPACK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6 洪磊;幼儿园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19年

7 胡六合;“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邢喧子;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生存与发展的调查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8年

9 胡广霞;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制度保障研究[D];喀什大学;2018年

10 宋丹丹;“GUS”机制下的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8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88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