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开展挫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3:51
【摘要】:江泽民说过“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活在学习环境相对宽松、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状况下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困难和挫折将会更大、更多。心理素质、耐挫折力对21世纪的大学生尤为重要,国内应适时开展挫折教育。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中忽视了挫折教育,忽视了对这一代人青年时期的挫折意识、挫折磨练和挫折心理的教育与培养。21世纪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的人的世纪,伴之而来的应是大学使命的巨大变革,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挫折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根据当前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及成因,从人生观、价值观、辨证唯物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通过挫折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仅能保持身心平衡,而且能战胜挫折。事实表明,青年如果没有遭受挫折磨砺的经历,就很难具有抗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也就不可能具备完成历史使命和适应现代社会竞争机制的良好素质。高校开展挫折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挫折教育必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纳入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高等学校如何开展挫折教育,开展挫折教育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并用实验的方式加以说明,为挫折教育在我国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和实例证明。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794198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晓yN;;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状况及其教育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2期
2 王海棠;;基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拓展训练课程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年01期
3 姚丽琴;;压力下女大学生气质对学习意向和耐挫力的影响研究——以健美操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永奇;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四项能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范元宏;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欢;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纪秀明;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1年
5 蒋锋;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刘芳;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金炎;高中生挫折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4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9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