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19:04
   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号召在高校的贯彻落实,也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高等院校改革发展实际,界定了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了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措施。本文对于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理论体系,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及其研究意义。这一部分从认识文明、社会文明体系、三个文明关系出发,分析了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引导出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出了研究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即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完善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科学理论、有利于推进高校政治文明建设实践。 第二部分,高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这一部分紧密结合高校的职能
【学位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淳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谢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姜玉齐;徐和平;;高校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消极影响与对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5 时美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王益峰;;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反思[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赵智;;科学发展观的个体意义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李亚臣;;新时期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璐璐;曹华;孙志强;;浅谈实现大学生教育机会平等中辅导员的作用[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梦影;姜剑;万慧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国巧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功能[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段丰;;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德育引导工作[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方晓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及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姜世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10 何树全;;走动式——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式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8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10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2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22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