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新时期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0:27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是高等学校合格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联系纽带,专业是高校的基本教学单位,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体现一所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关系到高等学校功能的发挥,制约着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计划,影响着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关系着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专业设置既确定培养目标又决定了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合理的专业设置与科学的专业调整能使大学组织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效能,是大学组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的重要保证,是高等学校更有效的服务于社会的保障,合理的专业布局和完善的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新时期,伴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由单一的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师范体制由三级向二级师范体制过度,师范院校开始向着综合化的方向转型。为了更好的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以及师范院校更好的转型从而培养出适合新时期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师资。师范院校的对其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就显得格外重要。 论文首先从我国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发展及专业设置现状,且对我国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包括我国国内不同类型、层次、服务面向的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比较分析,理清了当前我国师范院校其专业设置的现状和在综合化转型过程中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第二部分对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其涉及到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专业的管理体制、市场经济原则以及实体化的专业价值观念等方面。文章第三部分探讨了一般意义上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内涵及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并分析了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与一般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质之处;基于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我国师范院校转型的现实,探讨了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的应对。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65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1. 师范院校向综合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2. 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结构变化的要求
        3. 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欠缺
        4. 个人兴趣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相关研究综述
        1. 关于师范类院校的研究综述
        2. 关于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研究综述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何为“专业”
        2. 专业设置
        3. 专业调整
    (五)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六)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一、新时期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师范院校在我国的发展及专业设置的现状
        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师范院校的规模扩张统计与分析
        2. 不同结构层次、类型的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数的统计与分析
    (二) 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权利欠缺:专业规模的外延扩张
        2. 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惰性思维:专业设置的路径依赖
        3. 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价值驱动:对高收费、低开设成本专业的青睐
        4. 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内涵缺失:轻视专业课程建设
二、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现状原因分析
    (一) 教育资源配置对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影响
    (二) 专业管理体制的规范性与刚性
    (三) 市场机制中竞争机制以及效益原则的价值至上
    (四) 专业实体观制约了教育资源的流动
    (五) 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路径依赖
三、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研究
    (一)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理论分析
        1. 专业内外部关联因素分析
        2. 专业设置与调整内涵
        3.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依据
        4 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内涵及特点
    (二) 我国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必要性
        1. 基础教育教师需求结构的变化
        2.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改革的要求
        3. 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已成为一种世界教育的潮流
        4. 我国师范院校转型的需要
    (三) 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应对
        1. 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高校自主的专业设置模式
        2. 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构建特色学科群,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66
        3. 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4. 师范院校强化职能定位,突出专业特色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旭东;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胡建华;必要的张力:构建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汪晓村;鲍健强;池仁勇;虞晓芬;;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5 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6 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7 周钧;朱旭东;;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的路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8 吴克明;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多元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9 何秀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专业设置与调整[J];高教探索;2006年03期

10 张贵新;深化高师改革,构建教师教育新体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伍复康;我国师范院校结构调整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萌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臣良;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途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黄勇荣;教师教育背景下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勇旗;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9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69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f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