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的比较 ——兼论我国民办高教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9 17:15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恢复,历经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尽管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仍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在政策和待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社会对民办高校也存在歧视和偏见,民办高教立法的滞后与不足,民办高校办学经费单一,办学层次低,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之一,其私立高等教育承担了日本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任务,对日本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私立大学在当今日本高教体制中占绝对优势。综观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完善的私立教育法规为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政府对私立高校的经济资助是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依靠社会支持是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适应社会需要,主动调节办学形式和专业设置,是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机制;日本私立高等教育靠办学特色享誉世界。可以说日本私立大学通过教育立法、政府资助、社会支持和自身建设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针对我国民办...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关于选题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3 研究的现状分析
    4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5 研究方法
    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因素分析
    1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1 萌芽时期
        1.2 初步发展时期
        1.3 调整改革时期
        1.4 快速发展时期
        1.5 稳步发展时期
        1.6 优化时期
    2.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因素
        2.1 完善的法规
        2.2 政府的资助
        2.3 社会的支持
        2.4 自身的建设
第三章 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的比较
    1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1.1 恢复发展期
        1.2 数量繁荣期
        1.3 控制发展期
        1.4 规范提高期
    2 中日私立高等高教育的比较
        2.1 关于教育立法
        2.2 关于政府资助
        2.3 关于社会支持
        2.4 关于教育质量
第四章 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1 提高对举办民办高等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2 改善政策环境,完善民办高教立法
    3. 提供民办高等教育资助
        3.1 政府给予优惠税收政策
        3.2 建立民办高校科研基金
        3.3 完善贷款制度
        3.4 提供国家奖学金
    4 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
        4.1 优化师资队伍,致力专职教师的引进和培训
        4.2 建立公、民办大学师资自由流动体制
        4.3 形成办学特色,创建品牌专业
    5. 建立与完善民办大学联合性自治组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私学发展五大特色[J]. 陈永明.  教育发展研究. 2005(22)
[2]民办高校学生对学校基本状况评价的若干分析——对西安5所民办高校的抽样调查[J]. 何峰.  民办教育研究. 2005(04)
[3]民办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广东省民办高等学校调查[J]. 吴伦敦,张红,金曾妮.  高教探索. 2005(01)
[4]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J]. 彭勃.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7)
[5]中日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J]. 董丽敏.  高教探索. 2004(02)
[6]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比较研究[J]. 李健.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J].   甘肃政报. 2002(24)
[8]对民办教育有关政策的思考[J]. 瞿延东.  北京成人教育. 2000(11)
[9]日本私立大学的研究[J]. 鲍健强.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2)
[10]民办高等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 1999(04)



本文编号:2926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26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