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09:18
高等教育评价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理性认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高等教育评价观念,如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要树立哪些观念,转变哪些观念,树立或转变怎样的观念等研究得不够,这些都影响了它作为教育管理机制应起的作用。因此,加强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使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适应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实现评价的科学化和人本化,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任务。本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讨了高等教育评价的观念问题,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高等教育评价的观念体系由哪些基本范畴构成。本文认为高等教育评价观念体系是由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观、价值观、实践观和质量观四个基本范畴构成,并且这四个范畴之间存在着事实的逻辑和价值的逻辑两种结构关系。为了使高等教育评价观念更科学地去指导实践,本文主张按照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即事实的逻辑去认识高等教育评价观念。 第二,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观。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评价的属性、对象和标准等内在几个问题的剖析,认为高等教育评价是评价主体以反映教育主体本身的需要为重要内容,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掌握和评定教育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以便正确...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前言 高等教育评价的观念体系
第一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观
一、 教育评价的本质研究
二、 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探讨
(一) 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价值判断
(二) 高等教育评价的对象——高等教育的价值
(三) 高等教育评价的标准——教育目标
(四) 结论
第二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
一、 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发展演变
(一) 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二)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浅析
二、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 高等教育评价价值选择的客观基础
(二) 未来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第三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践观
一、 高等教育评价观的实践定位
二、 两种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践观比较分析
(一) 国家主义的实践观
(二) 非国家主义的实践观
三、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践观展望
第四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一、 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多维分析
(一) 不同的大学观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二) 不同的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三) 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二、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探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政府行为模式探析[J]. 徐景武. 江苏高教. 2000(03)
[2]略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J]. 林正范. 教育科学. 1999(03)
[3]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与作用——个案与比较研究[J]. 董秀华. 比较教育研究. 1999(01)
[4]韩国的大学综合评估认定制[J]. 田以麟. 外国教育研究. 1998(03)
[5]美国高等教育认可制度[J]. 戴贺臣. 高等教育研究. 1987(04)
本文编号:3092617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前言 高等教育评价的观念体系
第一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观
一、 教育评价的本质研究
二、 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探讨
(一) 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价值判断
(二) 高等教育评价的对象——高等教育的价值
(三) 高等教育评价的标准——教育目标
(四) 结论
第二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
一、 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发展演变
(一) 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二)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浅析
二、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 高等教育评价价值选择的客观基础
(二) 未来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第三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践观
一、 高等教育评价观的实践定位
二、 两种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践观比较分析
(一) 国家主义的实践观
(二) 非国家主义的实践观
三、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践观展望
第四部分 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一、 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多维分析
(一) 不同的大学观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二) 不同的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三) 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
二、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观探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政府行为模式探析[J]. 徐景武. 江苏高教. 2000(03)
[2]略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J]. 林正范. 教育科学. 1999(03)
[3]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与作用——个案与比较研究[J]. 董秀华. 比较教育研究. 1999(01)
[4]韩国的大学综合评估认定制[J]. 田以麟. 外国教育研究. 1998(03)
[5]美国高等教育认可制度[J]. 戴贺臣. 高等教育研究. 1987(04)
本文编号:3092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9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