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09:31
  本研究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较看重的一些因素,并且在文献综述和小样本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自编了适合大学生特征的人际价值观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然后用正式问卷调查了重庆、成都和南充的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考察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并针对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 (1) 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3个维度: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10个次级因子:性格、能力、志趣、感情、外表、健康、服饰、经历、声望、帮助。 (2)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分量表在各个维度上的重视程度的排序是: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各个因子上的排序是:F3(感情)、F1(性格)、F2(能力)、F4(志趣)、F7(服饰)、F6(健康)、F5(外貌)、F8(经历)、F10(帮助)、F9(声望)。 (3) 大学生在F5(外表)、F6(健康)、F7(服饰)、F10(帮助)、FF2(生理因素)和FF3(社会因素)上存...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关于人际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概述
    1.2 国外关于人际价值观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
    1.3 国内关于人际价值观的研究
    1.4 国内外关于人际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1.5 人际价值观的研究方法
    1.6 国内关于人际价值观的研究缺陷
    1.7 本研究的提出
2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问卷的维度建构
    2.1 目的
    2.2 方法
3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正式问卷的施测及其信效度检验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4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特点的定量研究
    4.1 目的
    4.2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5.1 关于测量工具
    5.2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5.3 教育建议
    5.4 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深入的方面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开放式问卷
附录2: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问卷
附录3: 老师用卷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对策[J]. 喻永红.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2]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人际价值观——现代化初期苏南人价值观研究之三[J]. 李宁宁.  学海. 1998(06)
[3]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调查与分析[J]. 袁庆濮,周武君,张建伟,马华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6)
[4]儿童青少年的交友需要和友伴群的特点[J]. 陈枚.  心理科学. 1991(01)
[5]当代青年的生活价值观[J]. 李春玲.  青年研究. 1991(01)
[6]人际价值观研究述评[J]. 韦志钢.  应用心理学. 1988(03)
[7]对915名大学生同伴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 高鸿鸣.  心理科学通讯. 1988(03)
[8]青年友谊观调查研究——现代青年价值观系列调查研究之一(摘要)[J]. 郭占基,张振声,祖晶.  心理科学通讯. 1988(03)
[9]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J].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  心理科学通讯. 1988(02)
[10]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J]. 黄希庭,时勘,王霞珊.  心理学报. 1984(04)



本文编号:3169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69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