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02:16
高师院校是实施师范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多年来,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师资,为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当前我国的高师院校既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又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高师院校能否把握住机遇,确定自己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战略选择,将直接关系到高师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本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主要对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这部分用历史和文献法,简要回顾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师院校发展的背景因素,即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同时对高师院校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具体而详实的考察,并指出当前我国高师院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章,以现状问题为基础和前提,阐述了制定我国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的原则,即适度超前发展原则、强化办学特色原则、系统优化原则和主动适应原则;以及我国高师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我国高师院校发展的战略对策,即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的发展应明确发展定位、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科师范院校、高等专科师范院校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范大学转型过程中发展目标定位的解读与思考[J]. 钟晨音.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2)
[2]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几点思考[J]. 林烨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2)
[3]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 何莉娜.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5)
[4]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 文彬.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7(07)
[5]论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路向[J]. 幺加利,王静.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4)
[6]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 管培俊. 校长阅刊. 2007(06)
[7]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 张斌贤. 教育研究. 2007(05)
[8]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途径[J]. 耿耀敬.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9]实施“质量工程” 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 2007(06)
[10]新教师培养对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J]. 赵火根,肖为民. 江西教育. 2007(06)
博士论文
[1]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 邓显超.中共中央党校 2007
[2]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 伊继东.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重庆市南岸区普通高中发展战略研究[D]. 杜启钰.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1920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科师范院校、高等专科师范院校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范大学转型过程中发展目标定位的解读与思考[J]. 钟晨音.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2)
[2]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几点思考[J]. 林烨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2)
[3]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 何莉娜.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5)
[4]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 文彬.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7(07)
[5]论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路向[J]. 幺加利,王静.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4)
[6]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 管培俊. 校长阅刊. 2007(06)
[7]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 张斌贤. 教育研究. 2007(05)
[8]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途径[J]. 耿耀敬.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9]实施“质量工程” 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 2007(06)
[10]新教师培养对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J]. 赵火根,肖为民. 江西教育. 2007(06)
博士论文
[1]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 邓显超.中共中央党校 2007
[2]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 伊继东.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重庆市南岸区普通高中发展战略研究[D]. 杜启钰.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1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9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