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12 19:03
  在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激励有效性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高校内部分配机制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综合运用教育管理理论、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等理论与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高校分配制度的沿革,分析了当前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对现阶段改革中出现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笔者界定了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激励有效性的概念。笔者认为,在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实现有效激励必须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需求与发展,应将教师个人的发展作为组织发展的基础。一项激励措施是否有效,主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个人与组织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本文从第三部分起,主要探讨的是有效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法与途径。笔者首先以某大学为对象,对教职工的需求及学校改革的目标进行了调查,并作了相应的分析。这是进行有效激励机制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AHP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了该大学最优...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前言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0.2 相关研究概述及本文的创新
    0.3 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结论
1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概述
    1.1 高校分配制度沿革及评价
        1.1-1 高校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
        1.1-2 对传统高校分配体制的评价
    1.2 现阶段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1.2-1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
        1.2-2 现阶段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特点
        1.2-3 对现阶段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分析
2 对现阶段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的激励有效性问题的反思与界定
    2.1 对现阶段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激励有效性问题的反思
        2.1-1 组织与个人:谁才是改革的逻辑起点
        2.1-2 高校中的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其他
        2.1-3 量化手段与激励有效性:量化等同于科学吗
    2.2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激励有效性的界定
        2.2-1 对激励有效性问题的两种解读
        2.2-2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激励有效性的均衡性界定
    2.3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激励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手段
3 高校教职工需求及组织目标的调查与分析:实现有效激励的基础性工作
    3.1 高校教职工需求描述
        3.1-1 高校教职工的主要需求
        3.1-2 当前高校教师需求的主要特点
    3.2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目标与教师需求
        3.2-1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目标
        3.2-2 高校教职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4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常见激励模式
    4.1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常见的激励模式
    4.2 对常见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性的量化分析
        4.2-1 AHP概述
        4.2-2 各种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性的层次结构
        4.2-3 对各种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性的定量分析
5 对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激励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5.1 对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有效激励机制的一般性博弈描述
        5.1-1 激励的合作博弈模型
        5.1-2 激励的非合作博弈模型
    5.2 对激励有效性相关问题的分析
        5.2-1 最优激励合同与激励手段的使用
        5.2-2 隐蔽违规行为的约束机制设计
    5.3 有限资源条件下的有效激励机制设计
        5.3-1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的资金瓶颈
        5.3-2 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有效激励机制设计
6 结论与政策建议:基于有效性的高校内部分配制度设计模式
后记
    参考文献
附: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现阶段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反思[J]. 姚继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02)
[2]高等学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王守志.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2(08)
[3]管理非合作博弈机制式表述[J]. 侯光明,李存金.  中国管理科学. 2002(03)
[4]战略集团演变及其与绩效关系的博弈分析[J]. 孙先定,杨锡怀.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2(03)
[5]员工绩效评价新方法的原理与实例[J]. 王凌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2(04)
[6]浅谈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J]. 高允奔.  江苏高教. 2001(06)
[7]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报酬契约与代理成本分析[J]. 刘兵.  系统工程学报. 2002(01)
[8]组织形成的行为博弈分析及组织目标的异化[J]. 顾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S1)
[9]项目团队利益取向与行为博弈分析[J]. 陆赟,杜军,罗建华.  工业技术经济. 2001(06)
[10]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应有新思路新办法[J]. 林健.  中国高等教育. 2001(20)



本文编号:3652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52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