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22:02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生态伦理观 教育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否拥有科学的生态道德理念和良好的生态伦理素养,对整个社会生态伦理观念的形成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素养,,确立其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生态伦理观念,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大任务,这将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解决。 本文从生态伦理观教育概述入手,探讨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重点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上。 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人类工业文明在为人类社会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自身缺乏理性的生态行为和无节制地开发,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伦理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论教育,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生存现状和生命存在的意义,对人大学生个人来讲,生态伦理教育是完善人格品质的重要手段,提升生存境界的有效方法。再次,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指出在今后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观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能够使自身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第二部分,首先对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阐述了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内容。其次,通过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总结分析,从儒家、道家、佛教等角度充分概括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观思想。再次,概括和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相关内容。 第三部分,本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其次,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是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再次,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 第四部分论述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现状分析。本部分是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现状。本部分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自然环境基本知识的调查、生态伦理观知识的调查以及生态伦理意识和实践行为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中“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是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生态伦理观的重要因素,同时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制约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因素。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着重论述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现实路径,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朋辈关系和个人五个方面阐述。第一,加强学校教育,着力打造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主阵地;第二,加强家庭教育,促使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形成;第三,加强社会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观教育氛围;第四,加强朋辈间的相互影响,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第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伦理观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目录3-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一、 绪论9-14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 研究背景9
  • 2. 研究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三)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12-14
  • 二、 生态伦理思想简述14-23
  • (一) 生态伦理观的相关概念14-16
  • 1. 生态伦理14
  • 2. 生态伦理观14-15
  • 3. 生态伦理观教育15-16
  • (二) 古代中国生态伦理观16-18
  • 1.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16
  • 2.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16-17
  • 3. 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17-18
  • 4. 其他学派的生态伦理思想18
  • (三)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18-20
  • 1.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18-19
  • 2. 其他西方生态伦理思想19-20
  •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20-23
  • 1.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20-21
  • 2.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化21-23
  • 三、 当代大学生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的意义23-27
  • (一) 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23-24
  • 1. 建设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的要求23
  • 2. 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作用23
  • 3. 大学生对其他社会力量的影响作用23-24
  •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24-27
  • 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质24-25
  • 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25
  • 3.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生境界25-27
  • 四、 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现状及分析27-36
  • (一) 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调查研究27-30
  • 1. 关于大学生生态基本知识方面的调查27
  • 2. 关于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方面的调查27-28
  • 3. 关于大学生生态伦理行为方面的调查28-30
  • (二) 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存在的问题30-32
  • 1. “利己主义”思想的存在30
  • 2. “享乐主义”思想的存在30-31
  • 3.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存在31-32
  • (三) 制约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因素32-36
  • 1. 学校因素32-33
  • 2. 家庭因素33-34
  • 3. 社会因素34
  • 4. 个人因素34-36
  • 五、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现实路径36-43
  • (一) 加强学校教育,着力打造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主阵地36-37
  • 1. 发挥思政课的指导作用,加强“三观教育”36
  • 2.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36-37
  • 3. 创建自然和谐的校园风光和校园文化37
  • (二) 加强家庭教育,促使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形成37-38
  • 1. 父母自觉提高自身生态伦理修养和水平,树立榜样37
  • 2. 家庭成员积极践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37
  • 3.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37-38
  • (三) 加强社会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观教育氛围38-40
  • 1. 政府加强正确生态伦理观教育的宣传力度38-39
  • 2. 大众传媒合理地引导,负责任地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机制39
  • 3. 市民从自身做起,自觉提升个人品质39-40
  • (四) 加强朋辈间的相互影响,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40-41
  • 1. 学习朋辈间的生态伦理素养,见贤思齐40-41
  • 2. 朋辈间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生态伦理素养和水平41
  • 3. 朋辈间共同努力,践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影响他人41
  • (五)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习惯41-43
  • 1. 主动学习生态伦理观相关知识41-42
  • 2. 努力践行生态伦理观教育42
  • 3. 提高自身的生态伦理修养和水平42-43
  • 结束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 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现状调查问卷47-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薇;吴丹丹;郭子义;;对云南四所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引起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格根塔娜;侯彦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杨敏;邱俊霖;杨景勇;李爽;蒋春艳;;广西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涂江波;;国内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述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李吉霞;张翠萍;;国外环境教育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胡雨霞;孟新宇;;浅析高校德育中生态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7 丰硕;;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年29期

8 解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9 何q

本文编号:559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59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