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6:22
本文关键词: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研究
【摘要】: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问题不仅是东盟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问题,而且是从整个东盟区域的角度来看待亚洲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教育的发展会受到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多数东盟国家的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水平自然也会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受到殖民地时期的摧残,大部分东盟国家的教育起点低,起步慢,直至当前仍不能满足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国家的高等师范教育也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东盟国家的高等师范教育想要得到快速的发展,一定要借鉴和学习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办法之一就是实现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 本文共六章,绪论简单地论述了东盟一体化进程中,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紧接着考察了东盟一体化进程中,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推动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动力源泉:国际化的国家主导,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动因后,由东盟各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及东盟国家在国际化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挖掘出独具特色的东盟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第四章则是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探索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分别是师生的国际交流、课程内容和教育理念的国际化,国际合作办学和东盟特色的华文教育。在研究国际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东盟属于多民族聚集地,并且人民有着浓郁的地域情结。出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忠诚,在国际化的同时,东盟一直坚持把异域文化本土化。本土化与国际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后从比较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对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借鉴意义。作为一个有着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更是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家和学者,他们提出过很多经典的教育理论。今天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这些经典教育理论仍然可以创新性的用于指导东盟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 与发达国家的高等师范教育相比,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东盟想要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来,在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一定要吸取先进的教育经验,找出问题,排除障碍。惟其如此,方能实现东盟高等师范教育真正的国际化。
【关键词】:东盟一体化 高等师范教育 国际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5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一、 问题缘起9-10
- 二、 研究目的10
- 三、 研究意义10-11
- (一) 理论意义10
- (二) 实践意义10-11
- 四、 文献综述11-15
- (一) 国内研究综述11-14
- (二)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15-16
- (一) 教师教育和师范教育15
- (二) 国际化和本土化15
- (三) 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基础15-16
- 六、 研究的思路16
- 七、 研究方法16-18
- (一) 文献研究法16-17
- (二) 历史法17
- (三) 比较分析法17-18
- 第一章 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和现状18-24
- 一、 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进18-20
- 二、 东盟各国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普遍状况20-24
- (一) 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内容21-22
- (二) 东盟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22-24
- 第二章 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分析24-26
- 一、 国际化的国家主导24-25
- 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25
- 三、 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25-26
- 第三章 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分析26-30
- 一、 高等师范教育的全盘西化和国际一体化26-27
- 二、 过分崇拜国外教育理念,,盲目照搬国外教育模式27
- 三、 教师国际视野的培养没有融入到本土化的实践当中27-28
- 四、 本土化的保守派不能以地域特色推进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28-30
- 第四章 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路径30-40
- 一、 学生的国际交流30-33
- 二、 教师的国际交流33-34
- 三、 课程内容的国际化34-35
- 四、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35
- 五、 国际合作办学35-36
- 六、 东盟华文教育的盛行36-40
- (一) 华文教育在东盟盛行的原因36-38
- (二) 东盟华文教育的特点38-40
- 第五章 东盟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应对本土化需求40-46
- 一、 东盟典型国家高等师范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情况40-42
- 二、 东盟高等师范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42-43
- (一) 从思想认识上加强本土化意识42-43
- (二) 从课程内容与教学上加强本土知识43
- (三) 重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师资建设43
- 三、 东盟高等师范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43-44
- (一) 国际化和本土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44
- (二) 国际化和本土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44
- 四、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44-46
- 第六章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经验之于东盟各国的意义46-50
- 一、 从文化自觉论看高等师范教育的本土文化的国际化47
- 二、 综合创新论指引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47-48
- 三、 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内驱力”和“阻滞力”48
- 四、 解放思想,开放兼容48-49
- 五、 高等师范教育国际化要解决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问题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53-54
- 致谢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3 王璐;陈昌贵;;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杨德广,王勤;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李振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2期
6 沈慧;高文莹;;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运作”的策略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7 李盛兵;刘冬莲;;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的演变与新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8 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9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11期
10 陈衍德;彭慧;;当代东南亚民族关系模式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航;欧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6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7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