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5:18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就业观 优化对策


【摘要】:自从我国高校的实行扩招政策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转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持续增长是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稳定和社会产业结构不健全是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困难的客观因素,扭曲的大学生就业观是妨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的主观因素,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陈旧,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就业难这一现时状况是很困难的。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从几个因素着手,优化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此论文的目的、意义;大学生就业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该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第一章为大学生就业观的内涵及其必要性研究,该部分主要阐述了就业观、大学生就业观的涵义,并探讨了研究大学生就业观的必要性。第二章为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该部分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整体现状,并从整体状况分析总结了大学生就业观的积极方面和存在问题的方面,积极方面包括:个人发展和兴趣爱好成为大学生的首要因素、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已逐渐形成、有较强的的竞争意识及足够的信心、高新意识淡化,薪酬要求合理、自主创业意识有所增强、就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包括:基层就业意识淡薄、对于工资福利的要求过高、个人利益至上,缺少社会奉献精神、择业时自我剖析不足,存在盲目的跟风心理。第三章主要是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因素阐述大学生目前就业观存在某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优化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研究,根据第四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也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层面优化大学生就业观对策。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凭着社会需要、外部条件、发展的潜力、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正确的合适自己的职业。我国应该合理运用高校毕业生,他们作为国家能力和素质比较高的人才资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观 优化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绪论10-15
  • 研究目的10
  • 研究的意义10-11
  •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观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15-18
  • 1.1 就业观的涵义15-16
  • 1.1.1 就业观的涵义15
  • 1.1.2 大学生就业观的涵义15-16
  • 1.2 研究大学生就业观的必要性16-18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18-24
  • 2.1 大学生就业观的积极方面19-21
  • 2.1.1 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成为大学生的首要因素19
  • 2.1.2 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已逐渐形成19-20
  • 2.1.3 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及足够的信心20
  • 2.1.4 高薪意识淡化,薪酬要求合理20
  • 2.1.5 自主创业意识有所增强20-21
  • 2.1.6 就业价值取向多元化21
  • 2.2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21-24
  • 2.2.1 基层就业意识淡薄21-22
  • 2.2.2 对于工资福利的要求过高22
  • 2.2.3 社会奉献精神缺失22-23
  • 2.2.4 择业时自我认识不足,存在盲目的从众心理23-24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24-31
  • 3.1 社会是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客观因素24-25
  • 3.1.1 政府政策保障工作不到位24
  • 3.1.2 消极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24-25
  • 3.1.3 社会舆论导向25
  • 3.2 学校是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基本因素25-27
  • 3.2.1 高校就业教育观念落后,与社会脱节25-26
  • 3.2.2 不够重视就业观方面的教育26
  • 3.2.3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较为落后26-27
  • 3.3 家庭是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主导因素27-28
  • 3.3.1 家庭教育方式27
  • 3.3.2 优越的生活环境27-28
  • 3.3.3 独生子女家庭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28
  • 3.4 自身是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主观因素28-31
  • 3.4.1 价值取向的偏差28-29
  • 3.4.2 自我角色定位不当29
  • 3.4.3 没有意识到就业的严峻29-31
  • 第四章 优化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31-38
  • 4.1 发挥社会教育的客观性作用31-32
  • 4.1.1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31
  • 4.1.2 优化国家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就业环境31-32
  • 4.1.3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32
  • 4.2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作用32-33
  • 4.2.1 高校积极推进就业观教育改革32-33
  • 4.2.2 构建完善就业观教育的体系33
  • 4.2.3 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33
  • 4.3 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33-35
  • 4.3.1 注重在孩子成长中进行就业观教育33-34
  • 4.3.2 鼓励孩子到基层工作,避免享乐主义34
  • 4.3.3 鼓励孩子自强自立,自主创业34-35
  • 4.4 发挥自身的主观性作用35-38
  • 4.4.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35
  • 4.4.2 正确自我评价、合理定位35-36
  • 4.4.3 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6-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发表文章目录43-44
  • 致谢44-45
  • 详细摘要45-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超;杨霄;;大学生择业观念变化情况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年04期

3 古翠英;;如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科技信息;2011年28期

4 邱飞;;谈大学生到基层就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忠;;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10期

6 傅新华;阳琴;;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教育探索;2009年07期

7 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刘淑艳;;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徐家庆;;基层意识: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核心[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7期



本文编号:684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84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