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德国大学“自治”的“法治”实质

发布时间:2017-08-28 11:36

  本文关键词:德国大学“自治”的“法治”实质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自治 德国大学 大学法治


【摘要】:大学自治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为常见的议题。大学自治是德国大学内部改革、社会民主化和高等教育市场化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通过教育法规和校务实践加以体现。其实质,是大学对教育实务的法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大学自治 德国大学 大学法治
【分类号】:G649.516
【正文快照】: 国家对高校的影响无处不在。然而,高校又有别于一般的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以高深知识为研究对象的高校将“自治”视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国家强大的绝对权力面前,“大学自治”理念为大学争取着尽可能多的自由。大学要求国家减少影响,以完成高深知识的生产、传递和转化。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劲松;试析德国高等学校的自我管理权[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冯建军;;教育自由及其原则:政治哲学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葛新斌;我国现行“校长负责制”的法律与制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苏志华;;如何看待学校教育的“限制”与“自由”[J];教书育人;2009年06期

3 湛中乐;;受教育平等权保护的行政法思考——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为例[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3年00期

4 葛新斌,胡劲松;大学城产权结构和运营机制的理论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韩春梅;;借读费政策演变的价值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武秀霞;;再论教育者应有的同情立场——基于“同情性教育”的视野[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8期

7 张宁;;新公共管理改革对当前中国政府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4年20期

8 黄明东;冯惠敏;;学术自由制度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比较研究——一种制度视角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蒋后强;高等学校自主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朱孟强;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学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冬梅;高校教师的教学权利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冯芸;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肖磊;课程改革的制度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王申连;科学心理学早期的另一种声音[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媛媛;儿童的自由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亮;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的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德华;论我国的大学章程[D];吉林大学;2007年

4 胡蓉;我国大学城的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赵春兰;教育自由如何可能[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霞;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金访;中学生的学习自由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丹;德国大学理念发展研究:1810-1933[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景刚;我国大学章程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赵磊;大学章程的软法性思考[D];安徽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德国大学治理的特点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2 尼科拉·洛布科维茨;李其龙;;德国大学还有竞争能力吗?[J];外国教育资料;1980年02期

3 苏扬;;德国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J];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04期

4 范捷平;中国学生如何踏入德国大学之门[J];广西市场与价格;1999年06期

5 德克;;留学生讲述中国大学与德国大学的不同[J];侨园;2011年06期

6 杨佩昌;;德国大学为何没有围墙和门卫[J];杂文月刊(文摘版);2012年05期

7 杨佩昌;;德国大学为何没有围墙和门卫[J];中外文摘;2012年15期

8 杨佩昌;;德国大学校长怎样当?[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2年10期

9 王兆军;德国大学教育告别免费午餐?[J];留学生;2004年03期

10 王涛;德国大学校名探源[J];留学生;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琴;;谈德国大学教育[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帆;;纳粹对德国大学衰退的影响——以哥廷根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曲振涛;;大学社会职能的历史演进[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银霞 谷贤林;德国大学创新力的两项制度保障[N];学习时报;2010年

2 怀树;德国大学“宽进严出”[N];华东旅游报;2004年

3 海信;德国大学不改造不行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4 叶隽;现代留德学人视野中的德国大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黄刚;谁来拯救德国大学?[N];工人日报;2007年

6 北方工业大学 郑丰;免费的德国大学教育将走向何处[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德国大学“宽进严出”[N];光明日报;2004年

8 早报记者 韩晓蓉;高中生不能直接就读德国大学[N];东方早报;2007年

9 阎凤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术中心转移:德国大学兴衰的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宋瞳;德国大学走向何方?[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光华;对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六平;近代德国大学讲座制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10年

3 徐丹;德国大学理念发展研究:1810-1933[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海燕;德国大学卓越计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乾坤;变革中的德国大学发展理念与范式[D];北京大学;2008年

6 穆小燕;新人文主义大学观及其对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6年

7 张弛;美国与德国大学学术职业管理制度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崔丽丽;近代德国大学习明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07年

9 张迎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形成及共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7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47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