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对策探索
本文关键词: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对策探索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体制、政策、市场、思维惯性等因素,高校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率偏低。本文尝试从高校、政策、企业等角度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由,并通过合理分析指出唯有从政策、体制、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加大支持与扶持力度,才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部;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路径 科研管理
【基金】:南京工业大学“2011计划”开放招标课题“协同创新视阈下的大学——产业战略联盟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是集知识、技术的创新及高新产业成果实现的重任。然而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仅由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与效应决定,更由市场需求、政策体制、资金支持、国民的科学素养等决定,根据国家科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仅25%,远低于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丽萍;马庆喜;许鸿雁;梁大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合作博弈模式选择[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陈兰杰;;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3 罗nI;;高校重大科研项目风险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13年04期
4 刘淑珍;;论科技进步在商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年06期
5 谢善培;马莉;;校企双向介入 共同育人 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体制和机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罗宇;;高校科研问题及校企合作的思路[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中美高校技术转移实践对比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9期
2 刘奕;孙文;孙光明;;试论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与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年01期
3 曹洋;王桂月;;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1期
4 刘兼唐;翟羽佳;张晟;;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2002~2010[J];价值工程;2011年05期
5 俞风雷;王颖;;我国大学技术转移制度研究[J];科技与法律;2011年06期
6 谷德斌;尹航;杨贵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3期
7 甘瑁琴;祝海波;;论当代高校教研室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3年14期
8 李玲娟;霍国庆;曾明彬;王瑞鑫;;基于价值链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9 李丹;;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学研校企合作[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10 吴晓玲;;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情报探索;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俊德;天津市高校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小猛;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陈红玲;信息不对称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任雁;我国R&D活动中合作研究的实证分析[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路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专利转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邢伟丽;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韩艳玲;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种植技术推广服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朱秀丛;山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史紫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D];天津大学;2012年
9 王黎明;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侯兰茜;广东省国家“211工程”高校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选择[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初明;;跨越院系与学科障碍,促进科研项目合作——基于H大学C项目的案例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7期
2 平力群;;日本《TLO法》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3 张永兵;大学、企业、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互动作用——高校领导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培训考察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景和平;王国美;;浅谈高校纵向、横向科研课题之间的关系[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5 麦均洪,马强,张乐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陈畴镛;朱国平;;考虑吸收能力的企业合作研发模式博弈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张毅,张子刚,黄胜杰;关于R&D联合开发决策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7期
8 叶永玲;;企业研发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9 孙卫;肖红;原长弘;;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10 谢科范;刘海林;;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R&D)实体的博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东云;高校科技成果评估与转化机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吴丽;大型科研项目的模块化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敬华;21世纪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析[J];菏泽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党文昌;试析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中校企间的相互配合[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4期
3 梁翼;健全市场机制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J];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02期
4 张艳;高校科技成果获奖考核压力加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许红;;浅谈高校科技成果的现状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年06期
6 夏桂华;曲蔷薇;;基于区域性的高校科技成果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07年05期
7 张信;牛近明;钟之绚;鲁秀莲;王波;王首;胡秀峰;郭新海;杨尚龙;马力克;李涛;;高校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型”技术转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9期
8 关月英;;医学高校科技成果报奖工作中的问题探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9 ;二○○五年高校科技成果获奖数排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1期
10 张爱英;谈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雪菊;刘倩琦;徐峰;唐曙光;庞明涛;仲继卉;;高校科技成果长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2 冯敏;赖淦辉;陈素莲;;高校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马跃;;高校科技成果的高阶转化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田素妍;孟令杰;李玉清;;试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于小涵;;高校评价体制: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障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翟天任;李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周秀芳 通讯员 杨大明;我区86个项目亮相高交会[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陈强;河南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紧密对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德州市科技局 邢书明 禹红;从“中澳鸭血”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N];科技日报;2010年
4 杜文;浙商瞄准首都高校科技成果[N];中国企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解佳涛;产业发展呼唤高校科技成果加快转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吴红梅 吴昌红;高校科技成果必须加快转化步伐[N];新华日报;2006年
7 吴学安;科技创新要围绕“适销对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新华;不控股 毋宁死?![N];中国信息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周元;校企如何结缘修正果?[N];海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童曙泉;北航新推10项产业技术 产值达数十亿元[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臣业;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运营的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陈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3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桂月;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红艳;基于混沌理论下高校科技成果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李建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郭W,
本文编号:760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6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