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途径与价值
本文关键词:经济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途径与价值
【摘要】:在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组努力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共建、共享为主题,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着力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积极提升开放式教学的水平,持续更新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了从经济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向具有高水准和中国特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赢得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精品资源共享课 转型升级 途径
【分类号】:G642.3;F119.9-4
【正文快照】: 曾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终身教授;孔翔,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相关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依托学科发展的悠久历史和综合实力,华东师范大学的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2008年正式获批为国家精品课程。近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广增,齐学广;论产业布局的规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黄莹;包安明;陈曦;刘海隆;杨光华;;基于绿洲土地利用的区域GDP公里格网化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1期
3 向清华;倪外;;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特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4 刘静玉,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5 朱才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等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期
6 刘静玉,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7 田明,樊杰;新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传统空间组织理论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8 马国霞,甘国辉;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9 郭腾云;徐勇;马国霞;王志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10 樊杰;;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脉络的透视——对该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展历程的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耀霖;张超凡;;城市形成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祁连;;全球化经济下区域与城市的产业集聚战略[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廖和平;重庆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姜锡东;科学技术资源的转化过程与地理分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大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韦素琼;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旭东;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管卫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森;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宁尧;基于新经济地理论的中部经济一体化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明利;城市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张翠娟;沈阳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车志晖;包头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绩效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尹爱华;高台县耕地资源时空变化与驱动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娜;山西省“资源诅咒”问题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彤;湖南省森林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彭丽慧;农村空心化与地域、社会空间重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瑞霞;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商圈布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艳;郭振武;;新时期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探讨——《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导论》的教学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2 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蔡靖方;阳平芬;;高师本科地理专业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刍议[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刘志高;崔岳春;;演化经济地理学:21世纪的经济地理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6期
5 李孝坤;翁才银;刘春霞;;高师院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4期
6 曾刚;孔翔;;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4期
7 赵朝;周冠男;;基于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解析《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袁红;黄运湘;谢红霞;王翠红;周清;;农业大学《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4期
9 曾刚;孔翔;;国外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06期
10 祝卓;;经济地理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商榷[J];教学与研究;195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建法;黄叶芳;;21世纪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与问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甘国辉;;信息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刘卫东;;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及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李国平;;日本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研究动态及其借鉴[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苗长虹;魏也华;;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论争[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龙拥军;;成人高筹院校经济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苗长虹;;经济的四种形态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邓宏兵;;投资环境学——经济地理学新的学科增长点[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艾少伟;苗长虹;;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经济地理学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姜晔;吴殿廷;宋涛;杜亚敏;;经济地理学的前景与方向——从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说起[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明海英;经济地理学:“两头正往一起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艾少伟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关系、嵌入与通道的内在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朱羿 实习记者 吴强;经济地理学可为区域规划提供学术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夏业良;新贸易理论与经济地理学的交融[N];文汇报;2008年
5 王侃;竞争的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丽娟;中国经济行为跨区间分布的理论检验[D];复旦大学;2012年
2 田莹;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老工业区的创意转型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雁;基于Web的实验经济地理学平台开发与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6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8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