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变革的推进,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论述了自动化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课程实验、计算机仿真设计、课程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介绍了实践的一些效果。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四位一体 自动化专业
【基金】: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本科生培养—教学改革立项与研究”(PXM2014_014224_00008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2012JGD03)
【分类号】:TP1-4;G642
【正文快照】: 自动化专业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信息学科专业群,作为当今发展较快和在校生最多的本科工科专业之一,其学生培养质量对发展我国现代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实现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部分地方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从大众化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洁;刘小河;申闫春;;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教育培养途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2 王孙禺;范静波;;中国工程教育生源状况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3 刘小河;马洁;管萍;付兴建;刘丽华;王辉;;控制类教学团队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年04期
4 余寿文;;工程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分类分层推进的策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5 王伯庆;;工程专业生源及新生适应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6 马洁;刘小河;;自动化专业的自动控制系列课程教学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7 杨玉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苑迅;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8期
9 马洁;刘小河;付兴建;管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11期
10 姚林修;;影响北京市属高校招生规模的若干因素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妮娜;;对高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2 熊凌;吴怀宇;程磊;陈琳;;电气控制类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3 雷洪德;;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校工学招生的规模增长与结构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4 陈文伟;黄光荣;王革;潘家荣;张拥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程秀花;;规避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策略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3期
6 杨海;雷海玲;王芳宇;;地方院校生物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4期
7 曹祥莹;;浅析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8 王娟;;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改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吴国玺;孙艳丽;;地方性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刘小河;马洁;管萍;付兴建;刘丽华;王辉;;控制类教学团队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小河;马洁;管萍;付兴建;刘丽华;王辉;;控制类教学团队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2 陈荣保;;在工科院校普及和提升《自动化仪表》课程的教学[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毕忠宜;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竞;省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4 张兰;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5 谷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京;路而红;张福贵;;应用型本科电子类专业教材改革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3 刘伟;张建旭;邵毅明;;工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与专业引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5期
4 彭勤革;薛克昌;吕敏;;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Z1期
5 马洁;刘小河;申闫春;;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教育培养途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6 查建中;冯磊;Lambda Verdonck;何永汕;;中国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王孙禺;范静波;;中国工程教育生源状况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8 余寿文;;大学者,育才之谓也——中国特色高等工程教育十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韩志宏;;高校就业制度演变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徐亚峰;;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新涛;“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四个阶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沈楚;;论“四位一体”的内在关系与内在本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郑风英;;《医学免疫检验技术》“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8期
4 蒋玉强;;浅谈“四位一体”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与学;2006年12期
5 黄哲初;;建四位一体系统 走轻负高质之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6 杨继昌 ,王贵成;开展“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改革的研究及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5期
7 王苹;;“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构建与实施[J];中医教育;2013年04期
8 ;建立“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06期
9 李斌;许燕;;以生为本 构建“四位一体”的就业竞争力提升体系[J];中国包装工业;2014年10期
10 闫春晓;;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探索[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兵;;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模式现状及“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同梅;张吉英;;“四位一体”高效技术研究[A];全国立体农业与庭院经济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文学;吴起推行“四位一体”模式筑起基层平安防线[N];延安日报;2006年
2 驻站记者 王海英;林西县形成“四位一体”老干部服务网络[N];赤峰日报;2008年
3 记者 何生英 通讯员 万菁;成泰银行“四位一体”获省农信系统创新奖[N];金华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许凌峻;群防群治“四位一体”筑起一道守护网[N];东方城乡报;2014年
5 马吉星 张雪峰;从边防“独角戏”到社会“大合唱”[N];边防警察报;2008年
6 市直工委书记 刘素华;机关党建要为推进“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N];长治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王忆希 翁李焱;“四位一体” 因材施教[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宝鑫;“四位一体”助民增收[N];丹东日报;2007年
9 郊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卢展中;宣传思想工作要为推进“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服务[N];长治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王宗智;四川大邑:“四位一体”培训大学生村官[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玮;高校“四位一体”的学生就业工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6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86876.html